一、英国增兵及其新的侵略部署

早在 1841 年 9 月英军从厦门北犯舟山时,英国政府即决定再次增加兵力,进一步扩大侵华战争,以迫使清政府尽快签订一项满足其侵略要求的条约。清军在浙江的节节失败,更加助长了英国的侵略气焰。但是,其侵略野心又不能不受到其它因素的制约。同年 11 月 4 日,英国新任外相阿伯丁在给璞鼎查的信中说:“虽然女王陛下的军队可能已奏肤功,可是并不见得战争会宣告结束,⋯⋯女王陛下政府已决定作必要的准备,以便继续从事于强有力的和决定性的战役。”他要璞鼎查向清政府勒索一大笔赔款,但是不能因此而使谈判破裂,或使战争无限延长。信中还指出,英国政府拟改变原训令中关于长期占领舟山或其它沿海岛屿的打算,之所以如此,主要是考虑到“把这些占有地永久保留在英国国主领域之内,却会使庞大而固定的开支随之而来”,而且会使英国人“在政治上同中国人发生更多全无必要的接触”。

①这既暴露了英国政府贪得无厌的海盗面目,又反映出英国侵略者外强中干

的虚弱本质。它吞不下中国这块大肥肉,特别是害怕占领中国领土后,引起中国人民长期的反侵略斗争,正是其侵略野心不得不稍加节制的根本原因。基于上述各点,英国政府决定从英国、印度增派陆、海军来华,以期通

过“决定性的战役”,尽早结束战争。由于这些军队是陆续抽调增运来的, 需要时间,所以,从 1841 年 10 月起,侵华英军有半年多时间停留于浙东地区,没有大的军事行动。

在此期间,英国侵略者为寻求尽快实现其侵略目的之途径,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地理等情况,作了进一步的调查分析,认为:(一)北京虽为京师要地,但比较贫瘠,清政府的物资银财主要仰给于南方各省,并经由运河输送。如进攻北京,清政府必迁都于更远的内地,届时难以找到谈判的对象, 势必迁延时日,达不到迅速结束战争的目的。同时,清政府正全力加强北京一带防务,对长江的防御则未予重视。(二)只要沿着长江攻入江苏、安徽, 占领南京,控制大运河,并占领乍浦和上海,扼住主要的航道,清政府就无法拒绝英国的各种要求,这样,“不但所有作战的实际目标可以迅速达到, 而且可以产生同等深刻的精神效果”。①英国政府根据以上的分析,确定英军在增加兵力后,沿长江西进,封锁运河口,夺取南京。进攻发起时间选在

① 《阿伯丁伯爵致亨利·璞鼎查爵士函》,[美]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中译本)第一卷,第 755—756

页。

① [英]利洛:《英军在华作战末期记事——扬子江战役及南京条约》,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鸦片战争末期英军在长江下游的侵略罪行》弟 145 页。

春夏之交,因为那时正是粮食等物资北运的季节。1841 年 9 月底,英国政府训令其驻印度的殖民当局,在 1842 年 4 月间,集中一切可能调动的海陆军于新加坡,以便随时行动。这批奉调来华的海陆军,计有军舰七艘和陆军约七个团,从而使侵华英军共“拥有军舰二十五艘,载炮六百六十八门,轮船十四艘,载炮五十六门,医院船、测量船及其他船舰共九艘,运输舰还没计算在内。地面部队,除了炮兵以外,有步兵一万余人”。②为集中兵力从长江口入侵,英军于 1842 年 5 月上旬主动撤出宁波,并将镇海守军减至二百人,主要控制招宝山。

1841 年冬,道光帝即风闻英军可能进犯上海,曾谕令新任两江总督牛鉴加以防备。但牛鉴却认为,“下游之堵御既严,瓜洲之防护又密”,英舰“断不敢飞越数百里重兵驻守之地,冒险入江,阻我漕运”。③牛鉴这种轻敌的估计,严重影响了长江下游的设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