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与西北太平军并肩作战,突破重围

张宗禹等率军西走河南后,准备进入陕西与西北太平军会合。这时,由扶王陈得才统率的西北太平军为解天京之围,正在东返途中。1864 年 4 月下旬,陈部在河南西南部的淅川、内乡等地先后与捻军张宗禹、陈大喜、任化邦等部会师,众达数十万,随即分四路向东南进发。清廷为阻止西北太平军和捻军援救天京,令僧格林沁的马队及鄂军、豫军、皖军竭力烂击。不久, 聚集于鄂、豫、皖交界地区的清军不下十万人。

太平军和捻军在东进过程中给了拦截的清军以应有的打击,但本身也受到一定损失。当得知太平天国的首都天京于 7 月 19 日失陷之后,“人心离散”,士气大挫,尽管后来在河南的罗山、光山和湖北的蕲水等地几次击败清军,但这些局部胜利并未改变被清军围追堵截的不利局面。11 月 5 日,安徽霍山黑石渡一战,太平军和捻军损失惨重。接着,马融和等屈膝投敌,蓝成春被俘遇害,陈得才服毒自杀。其后,赖文光、邱远才等部太平军和张宗禹、任化邦、陈大喜等部捻军先后进入河南,经过合编和整顿,迎着险恶的局势,再接再厉地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

1857 年到 1864 年,是捻军反清战争的关键时期。由于实行了与太平军联合作战的正确方针,张乐行、龚得树等部捻军主力得以控制淮河中游,镇守淮河腹地;淮北捻军的积极出击,也牵制了相当的清军,从而使淮南战场保持相对稳定,陈玉成、李秀成部得以在湖北和天京外围的往返征战中不致有后顾之忧。这些都是具有很大战略意义的。

这一时期,由于清军在安徽以及河南、山东、江苏等省的兵力比较薄弱, 而捻军数量众多、占地较广,这就为捻军进一步壮大自己和扩大占领区提供了客观有利条件。1859 年秋,河东河道总督黄赞汤、河南巡抚瑛棨、前山东巡抚崇恩在给清廷的奏折中指出:“皖捻滋事以来,窜扰河南、江南、山东

三省,蔓延愈广,裹胁愈多,而攻剿数年,迄难扑灭者,则以官军兵分力弱, 不足制其命而捣其巢也。”进而指出:“近日定远不守,捻、粤联为一片, 南抵安庆、舒、桐,北通滕、峄、曹、单,东界徐、宿、青、阳,西邻归、陈、光、固,纵横千余里之内,实已民贼不分,而翁同书一军仅保寿州,胜保一军扼扎蒋坝,岌岌乎无驻师之地,徒恃傅振邦、关保两军,以区区之师, 当数十股凶悍之众,前后左右,纷至沓来,虽毕力进攻,亦岂能制贼死命?”

①这些描述说明了当时捻军确实处于非常有利的地位。但是,为什么时隔不

久,捻军在淮南战场和淮北战场的作战均遭失利,最后不得不撤离蒙亳基地,突围他走呢?从作战指导方面考察,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是雉河集会盟后,实际上没有建立起真正集中统一的领导和作战指挥。捻军主力南下六安后,张乐行、龚得树对内部的意见分歧处理不当,更增加了各股捻军的离心倾向,以致难于集中兵力对付进攻之敌,给了清军以各个击破的机会。

二是不重视歼灭清军的有生力量。淮南捻军在淮河中游占领几个城市后,便分兵守点,消极防御,不注意在流动作战中歼灭敌人,结果所占据点反被数量虽少但能集中兵力作战的清军各个攻占。淮北捻军热衷于向外出击以获取生活资料,丧失了更多地歼灭清军的有利时机;特别是没有把侧重点放在消灭盘踞淮北的清军上面,使自己有个稳固的后方,以致当僧军南下向雉河集等地大举进攻时,处于非常不利的被动境地。

三是在大军压境的情况下,蒙亳地区的各支捻军仍然据寨自保,各自为战,没有统一的防御部署和作战指挥,最后终于被清军各个攻破。张乐行等退守雉河集后,企图以武器装备低劣、内部组织很不严密的捻军与清军打堂堂正正的阵地战,而不是及时跳出清军的包围圈,这是很大的失策。后来, 在节节失利的情况下,决定一些部队突围出走,才保存了一部分有生力量, 得以继续坚持斗争。

① 《平捻方略》卷六十五,第 5—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