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雉河集争夺战

1856 年 3 月下旬,清政府令袁甲三随同英桂剿办河南捻军,后又“屡降严旨”,令豫军进攻雉河集。英桂认为:“雉河周围三四百里皆贼党屯踞, 须渐次疏通,免为所袭”。①据此,他确定了分进合击、稳步前进的作战方针。其部署是:以袁甲三、邱联恩等部为主力,从亳州以北向东南进攻,以傅振邦、伊兴额等部从永城、宿州向西南进攻,夹击雉河集。由于捻军事先缺乏防御作战的准备,因而一开始就陷入了被动不利的地位。

4 月 25 日,清军傅振邦部四千余人和伊兴额马队千余人,从宿州向永城东四十里的茴村发动进攻(步队从两翼包抄,马队从正面进攻),捻军六千余人迎战。激战数小时,捻军损失二千余人,向南败退。初战失利后,张乐行命韩奇峰、苏添福等部三四万人进至宿州西北的濉溪口(今濉溪)和永城苗村桥一线阻击清军。4 月 30 日,清军以傅振邦、伊兴额部奔袭濉溪口北面的丁家楼,捻军损失二千余人。接着,苗村桥方向的捻军也被清军击溃。其后,清军又乘胜占领了宿州的铁佛寺、临涣集等捻军据点。

当宿州方向的清军向南推进时,英桂命亳北方向的清军同时发起进攻。5 月 13 日,邱联恩等部与捻军战于亳北之界沟获胜;22 日再战于界沟南面

的小柰集,又获胜;接着于 5 月 31 日与驻亳州的袁甲三等部会合,然后沿涡河向东南进攻。6 月 8 日,捻军二三万人在亳州东南的翟村寺地区阻击袁甲三、邱联恩等部清军。激战半日,被清军击败。其后,捻军主力又在翟村寺东南四十里的白龙王庙一带沿涡河两岸列阵阻敌。张乐行、韩奇峰率黄、蓝两旗在涡河北岸,龚得树、王贯三率白、黑两旗在涡河南岸,掘壕立栅, 用车辆树木堵塞路口,冀图阻止清军的进攻。袁甲三派出马队抄袭捻军后

① 尹耕云等:《豫军纪略》,《捻军》(二),第 305 页。

路。捻军腹背受敌,不得不再次撤退。清军乘胜推进,于 6 月 19 日攻占雉河集。

雉河集失守后,张乐行、龚得树、苏添福等捻军首领,为了调动敌人, 毅然率部南下,于 7 月 16 日乘虚袭占了淮河流域的商业重镇三河尖(颍上西),获得了大量物资,补充了大批人员,士气复振。英桂害怕捻军西占河南的固始、光山,即移营陈州,就近调度,并令邱联恩部由雉河集移驻固始, 袁甲三移驻颍州。河南的一些地方武装也纷纷向豫东南集中,准备拦截捻军西进。张乐行等乘清军南调,蒙亳一带守备空虚之际,便以船只满载大批胜利品沿淮河东行,在汪家集登岸后,经蒙城向雉河集挺进,于 8 月 24 日重返雉河集,处决了当地反动地主豪绅与乡团头目,为死难的将士和群众报仇雪恨。

捻军北返后,袁甲三、邱联恩等随即率部尾追,再次向雉河集进攻。9 月 10 日,在亳州西面的十八里铺作战中,捻军黑旗首领王贯三不幸牺牲, 部众伤亡二千余人,余部退往雉河集。张乐行等仍然冀图用外线出击的办法调动敌人,解雉河集之围。于是将捻军分为两路,一路东攻江苏的萧县、徐州,一路西攻太和等地。由于没有攻克要地和痛歼敌人,未能达到调动敌人的目的。11 月 28 日,雉河集再次为清军攻占。张乐行等率捻军主力东撤, 经曹市集退守临涣集。清军崇安等部追及,与捻军隔浍河对峙。崇安以连日进展顺利,疏于戒备。11 月 30 日夜,龚得树率勇敢善战的敢死队,分四路袭击崇安军营。清军仓促应战,慌乱溃逃,西窜二百余里,退往亳州城。但是,捻军后来在庙集、尹家沟、赵旗屯等地的作战中接连失利,无法扭转被动局面。有鉴于此,张乐行、龚得树、苏添福等除留部分捻军在皖北坚持斗争外,率领主力再次南下淮河流域,于 1857 年 2 月中旬重占三河尖等地。此后,捻军开始了与太平军联合作战的新时期。

捻军从雉河集会盟到再次南下淮河流域,在一年半的时间内,随着参战清军的兵力由少变多,经历了由进攻作战转入防御作战的变化。在进攻作战期间,由于清军兵力薄弱,捻军“进退绰如,纵横跌宕,所向无前”①,处于主动有利的地位,部队也迅速发展到十余万人。但这一时期的作战,除给少数清军和地主武装以歼灭性打击外,多数打的是击溃战,清军的有生力量没有受到重大损失,团练乡勇反而有所发展。在整个淮北地区,出现了捻军占领区与地主武装所控制的圩寨犬牙交错的局面,一些实力不大的捻军圩寨,不断遭到清军和地主武装的围攻。捻军的数量虽然迅速扩大,但组织程度和战斗力基本上没有多大改变和提高,战术上也没有多大改进,只注意击溃敌人而不注意追歼溃敌。这些,都给后来雉河集的防御作战带来了困难。在防御作战中,只有张乐行、龚得树、苏添福等几支捻军主力从正面阻击清军,其余分散的各支捻军只顾据案自保,极少配合作战。当时,在永城、夏

① 《涡阳县志》,《捻军》(二),第 100 页。

邑、亳州、蒙城、宿州地区有许多旗色不同、人数不等的捻军,如果他们积极主动地从侧后袭击和牵制清军,势必使敌分散兵力,顾此失彼,即使集中了兵力,也因有后顾之忧,不敢放开手脚向雉河集推进。张乐行、龚得树、苏添福等在未能阻止清军进攻的情况下,没有与清军死拚硬打,而是跳出包围圈,进攻三河尖等清军必救之地,从而调动了敌人,保存了有生力量。这是捻军初期作战中的成功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