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楼寨歼灭战(参见附图九)

(一)捻军和太平军余部的改编

天京陷落以后,全国革命形势走向低潮。在这危难之际,捻军和太平军余部,没有被清军的血腥镇压所吓倒,而是不畏艰难险阻,继续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成为继太平军之后的抗清主力军。

1864 年 11 月下旬,遵王赖文光和淮王邱远才两部太平军二三千人,于鄂北地区与张宗禹、任化邦、陈大喜、牛宏升、李允、张禹爵等部捻军二三万人会合,扶王陈得才余部及其他一些被打散的太平军、捻军将士,也陆续前往集中。接着,他们在豫、鄂边境进行了合并和改编,组成了一支集中统一的新捻军。捻军首领张宗禹、任化邦等“誓同生死,万苦不辞”,并共推赖文光为最高领袖;赖亦毅然负起领导责任,“以期复国于指日”。①赖文光沿用太平天国的年号和封号,称张宗禹为梁王、任化邦为鲁王、李允为魏王、牛宏升为荆王、张禹爵为幼沃王。军队沿用捻军的编制,仍以五色旗区分,下分大旗小旗。但也作了一些变动,如将一些小旗改编成营,在任化邦率领的部队中,就有内五营和外五营的建制。

通过整编,提高了部队的军政素质,有利于继续坚持斗争。在政治上, 明确以复兴太平天国为斗争目标;在领导上,加强了集中统一,隶属关系明确了,组织较前严密了;在军事上,根据捻军骑兵较多和北方地势平坦等特点,决定“易步为骑”① ,增加骑兵,减少步兵,在步兵中也增加马、骡、驴等牲口,加强了部队的机动能力;在作战方式上,随着骑兵的增加,发展了快速流动,盘旋打圈以疲敌,声东击西以误敌,设伏围裹以歼敌等灵活的战术,成为一支“善战善走”的部队。但是这次改编,没有解决部队主要行动方向和建立革命基地等重大问题,这对于以后的作战影响很大。

清军方面,自黑石渡之战后,某些将领滋长骄傲情绪,认为太平军、捻军已是“屡败之众”,只要“僧格林沁就近调度,必能就地殄除”②。同时, 派系矛盾突出,特别是曾国藩、李鸿章的湘、淮军与僧格林沁的满蒙旗兵之间,表现尤为明显。就在黑石渡作战之前,僧格林沁连吃败仗,日益暴露出这位王爷的无能。清廷为了支撑这支“王牌”军队,调两江总督曾国藩及其湘军前往湖北东部参战。曾国藩却以“大帅三人(按:指曾国藩、僧格林沁、

① 《赖文光自述》,《太平天国文书汇编》第 558—559 页。

① 尹耕云:《豫军纪略》,《捻军》(二),第 172 页。

② 《平捻方略》卷二百二十三,第 32—33 页。

官文)屯驻四百里内,恐群盗轻朝廷”③为由,拒不应命,只愿派部分湘军归官文调遣。黑石渡之战后,清廷又下令抽调部分湘、淮军(湘军刘连捷部和淮军刘铭传部)给僧格林沁,以加强攻捻兵力。曾国藩、李鸿章都以种种借口拖延部队的调动。而盲目自大的僧格林沁,则认为所调之湘、淮军“守则有余,战则不足”④,拒绝湘、淮军的支援,仍然妄想独吞攻捻的“胜利果实”。清军之间的这种矛盾,对于捻军来说,无疑是十分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