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民族危机的加剧第一节 中国的边疆危机一 美日侵略台湾

台湾岛地处东海,与福建省隔海相望。物产丰饶,战略地位重要。鸦片战争以后,它一直是外国侵略势力觊觎的重要目标。

1854 年,美国舰队司令皮雷率领两艘兵舰在基隆登陆,在那里作军事和物资调查,为进一步侵略台湾作准备。皮雷在结束调查后,曾极力向美国政府建议,台湾“非常适合于作为美国商业的集散点”,美国应占领台湾,“在该岛驻泊足够的海军”。①1856 年英、法企图联合对中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美国驻华专使伯驾又向美国政府提出由英、法、美分别占领舟山、朝鲜和台湾的建议,并唆使在台湾高雄的美国商人升起美国国旗,企图变台湾为美国的殖民地。1867 年,美国借口失事船只“罗佛”号轮船的水手在台湾遇害,公然派海军少将贝尔率两艘军舰进攻台湾,美军 180 多人在琅■(今恒春)登陆。高山族人民英勇抵抗,打退了美军的进攻,并击毙美国副舰长马肯基等多人,残敌被迫退去。

19 世纪 70 年代以后,日本成为侵略台湾最危险的敌人。

日本自 1868 年明治维新后开始走上军国主义道路,表现出极强烈的向外扩张野心,其首要侵略目标就是中国的台湾和朝鲜。1871 年 12 月,一只琉球国渔船遇飓风漂流至台湾东岸,因与当地高山族人发生冲突,死伤数十人。自 1382 年(明洪武十五年)起,琉球即与中国建立起“宗藩关系”。此次冲突,本是清廷与琉球国政府间的事情,与日本毫无关系。但是,日本为寻找侵台借口,先于 1872 年 9 月迫使琉球国王接受日本的“藩王”封号,然后诡

称琉球渔民为日本管属之民,于 1873 年 5 月派遣柳原前光来华进行外交讹诈。总理衙门大臣毛昶熙等驳斥说:台湾“番民之杀琉民,既闻其事,害贵国人则未之闻。夫二岛(即台湾岛与琉球岛)俱我属土,属土之人相杀,裁决固在于我。我恤琉人,自有措置,何预贵国事,而烦为过问?”①

日本政府见外交讹诈不成,遂于1874 年4 月任命陆军中将西乡从道为“台湾番地事务都督”,在长崎设立基地,准备武装侵台。日本的扩张野心得到了美国的鼓励和支持。美驻日公使德隆把原美国驻厦门领事李仙得介绍给日本政府。李仙得接受日本的聘请为其顾问,从而成为日本侵台的有力策士。此外,美国海军少校凯赛尔和陆军上尉华森等多人在侵台的日舰上担任指挥职务,美船“纽约”号还受雇为日本运兵。

1874 年 5 月初,日本陆、海军 3000 多人在琅■登陆,分兵三路向台湾大举进犯。当地高山族人民不畏强暴,利用有利地形据险阻击,兼之当时疫病流行,日军病亡者甚众。侵略者被迫退踞龟山,在那里设立都督府及医院, 修筑道路,蓄意长久盘踞。

日本侵台后,清政府一面照会日本抗议,一面命福州船政大臣沈葆桢为钦差办理台湾等处海防兼理各国事务大臣,以巡阅为名率军渡海赴台,加强

① 卿汝楫:《甲午战争以前美国侵略台湾的资料辑要》,《近代史资料》,1954 年第 3 期。

① 转引自王芸生:《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卷 1,第 64 页。

防务,作出准备抵抗的姿态。面对高山族人民的抵抗和中国增兵台湾,刚刚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日本实力有限,颇感进退两难,于是亟谋外交解决。日本新任驻华公使柳原前光向总理衙门提出“捕前杀我民者诛之”,“抵抗我兵为敌者杀之”,“番俗反复难制,须立严约,定使永誓不剽杀难民”①等三条无理要求,甚至居心叵测地要求清政府承认他们占领的台湾地区并非中国领土。但遭到了总理衙门的严词驳斥。8 月,日本又派大久保利通为全权办理大臣来华,继续进行外交讹诈。由于日本方面坚持其无理要求,谈判几至决裂,日本处于骑虎难下的窘境之中。10 月底,在英、美等国公使的支持下, 日本最终迫使清政府妥协,与之签订了《中日北京专约》(又称《台事专条》)。其主要内容是:日本从台湾撤兵;中国偿付日本在台修建房屋道路费用 40

万两及“抚恤”银 10 万两;中国承认日本此次侵台“原为保民义举,中国不指为不是。”

日本通过《北京专约》虽未获得很大权益,但却窥破了清王朝的腐败无能,从而使其侵略野心大受鼓舞。

1875 年,日本向琉球发出废止与中国的政治、商贸等关系,须附属于日本等五条命令。琉球国王曾为此派特使向清廷求援。当时清政府正与沙俄交涉伊犁问题,无暇它顾,除命驻日公使何如璋与日本政府进行了几次外交交涉外,别无任何积极举措。1879 年 3 月,日本公然出兵吞并琉球,将其改为日本的冲绳县。

美、日对台湾的侵略,使清政府中的有识之士更加重视台湾的战略地位与防务。淮军将领刘铭传曾明确指出,“台湾为东南七省门户,各国无不垂涎,一有衅端,辄欲攘为根据”,②主张大力加强台湾防务。中法战争结束后, 清政府于 1885 年 10 月正式在台湾建省,刘铭传为第一任台湾巡抚。由此, 进一步加强了台湾与大陆的联系,促进了台湾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