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中日战争

一 日本侵略朝鲜和中国的阴谋

日本原是与中国情形相类的封建落后国家,19 世纪 50 年代开始遭受美、俄、英、法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国家。 1868 年“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开始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建立近代化的国家。由于日本资本主义改革很不彻底,国内市场狭小,原料奇缺,阶级矛盾尖锐,严重阻碍着其资本主义的发展,日本统治阶级力图从对外侵略扩张中寻找出路。因此,在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日本帝国,具有极强烈的对外侵略扩张的欲望。

明治政府刚一建立,就认定“强兵为富国之本”,穷兵黩武,并制定了旨在征服中国和世界的所谓“大陆政策”:第一步侵占中国的台湾;第二步征服朝鲜;第三步侵占中国的东北和蒙古;第四步征服全中国;最后独占亚洲,称霸世界。 1874 年日本侵略中国的台湾,迈出了实施“大陆政策”的第一步,虽未得逞,却尝到了甜头。1875 年 9 月,日本又发动侵朝战争,迫使朝鲜于 1876 年 2 月与之签订《江华条约》,取得了通商、租地、免税贸易和领事裁判权等一系列特权。

1884 年 12 月,日本利用清政府忙于中法战争,无力它顾之机,操纵朝鲜亲日派开化党人发动政变,挟持国王,组织亲日政权,史称“甲申政变”。朝鲜国王在驻朝清军的帮助下迅速镇压了这次政变,但日本却要挟清政府与之签订了《天津会议专条》,取得了将来朝鲜若发生重大变乱事件,日本得以向朝鲜派兵的特权,为它以后进一步出兵侵略朝鲜,提供了口实。

中法战争刚刚结束,日本统治阶级中“激进”的侵华分子就鼓噪发动一场侵略朝鲜和中国的战争,不给清王朝以喘息休整之机。但是,以伊藤博文为首的“稳健派”,则认为时机尚不成熟,主张“速节冗费,多建铁路,赶添海军”,积蓄力量,待实力充足后,“看中国情形再行办理”。①

19 世纪 80 年代,日本进一步加紧扩军备战。1887 年日本参谋部拟定了

《征讨清国策》,计划以武力攻占北京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将从山东半岛到台湾的沿海地区及岛屿划归日本版图,肢解中国其它地方为几个小国,附属于日本,并狂妄地提出:“以五年为期作为准备,抓住时机,准备进攻,” 对中国进行一场以“国运相赌”的战争。1892 年日本提前完成了自 1885 年开始的 10 年扩军计划,建立起一支以中国海陆军为“假想敌”,拥有常备兵

63 000 人、预备兵 23 万人的近代陆军和排水量为 72 000 余吨(包括各种军舰 31 艘,鱼雷艇 24 艘)的近代海军。 1890 年和 1892 年,日本两次举行大规模海陆军联合演习,并不断派遣间谍潜入朝鲜和中国窃取情报,绘制军用地图,伺机对中朝发动大规模战争。与此同时,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在国内极力煽动战争狂热。1890 年日本内阁首相山县有朋在国会的施政演说中, 公然把朝鲜、中国东北和台湾说成是日本的“利益线”,是与日本“安危密切相关的地区”,宣称保卫利益线是“国家独立自卫之道”。①

1894 年春,朝鲜爆发了东学道(又称东学党)领导的大规模农民起义,

① 《日人朝比奈密探各事清册》,《中日战争》,第 1 册,第 600 页。

① 大山梓编:《山县有朋意见书》,第 203 页。

他们提出了“济世安民”、“灭尽权贵”、“逐灭倭夷”等口号,很快席卷了朝鲜南部全罗、忠清、庆尚三个道。朝鲜统治者无力镇压,于是向清政府求援。日本军国主义者认为这是挑起战争的天赐良机,一面派日本驻朝官员向清政府驻朝“总理交涉通商大臣”袁世凯表示:东学党起义“愈久愈难办, 贵政府何不速代韩戡?”对此,“我政府必无他意”;②一面秘密下达动员令, 准备出兵朝鲜,企图将清政府拖入战争的陷阱。

清政府对日本的“保证”深信不疑,于 6 月 4 日派直隶提督叶志超、太

原镇总兵聂士成率清军 2500 人赴朝,驻屯于牙山,并根据中日《天津会议专条》的规定,通知了日本。日本侵略者见清政府中计,即借口保护使馆,派兵 400 人进入朝鲜首都汉城。接着又派遣大批日军在仁川登陆,占领自仁川

至汉城沿线的各战略要地。6 月底,在朝日军已达 10000 余人,此外还有 10 余艘日舰进泊朝鲜港口,兵力远在清军之上。

清政府得知日本出兵朝鲜的消息后,大为惊恐,曾于 6 月 21 日由驻日公使汪凤藻照会日本政府,建议中日两国同时从朝鲜撤兵。日本政府非但拒不撤兵,反而提出由中日两国共同监督朝鲜内政“改革”的无理要求,蓄意扩大事态,挑起战争。当时任日本外务大臣的陆奥宗光后来回忆说,日本政府所以这样做,目的就是要促成中日关系的“彻底决裂”。①

面对日本在朝鲜的蓄意挑衅,清朝统治集团内部出现了对日主战与主和两种意见的争论。这种争论又与帝党、后党的矛盾斗争密切相关。

从 19 世纪 90 年代开始,随着西太后与光绪帝间的矛盾日益发展,在清朝统治集团内部,帝党、后党两派政治势力的分野和对立愈形表面化。西太后权力欲极强。1875 年同治帝载淳死后,无子继位,她便立年仅 4 岁的载湉继承皇位,是为光绪帝,自己则以太后的身份再次“垂帘听政”,继续把持着清朝的最高统治权。 1886 年光绪帝 16 岁,西太后感到不便照旧“垂帘听

政”,遂从次年起改为“训政”,但把持政权如故。 1889 年光绪帝 19 岁, 且已成婚,继续“训政”也说不过去了,西太后不得不宣布“撤帘归政”, 由光绪帝“亲政”,但实际上她仍继续干涉用人行政大权。这引起了不甘心为傀儡的光绪帝的不满。光绪帝试图依赖近臣摆脱西太后的控制,执掌实权, 便形成了帝党;西太后及其近臣反其道而行之,则形成了后党。帝后党争固然受晚清社会主要矛盾的制约,但也对后者发生反作用。

面对日本的挑衅,翁同龢等帝党官僚持强硬态度,力主加强战备,以武力遏止日本的扩张。志锐上奏说:“综计中日交涉以来,于台湾则酬以费, 于琉球则任其灭;朝鲜壬午之乱,我又代为调停;甲申之役,我又许以保护。我愈退则彼愈进,我益让则彼益骄,养痈遗患,以至今日。夷焰鸱张,贪惏无已,一误再误,则我中国从此无安枕之日!”他认为,日本咄咄逼人,战争一触即发,中国若“急治军旅,力敌势均,犹冀彼有所惮,不敢猝发”。② 在翁同龢等人影响下,光绪帝也趋向主战。 1894 年 7 月中,他曾警告李鸿章:“朝廷一意主战,李鸿章⋯⋯若顾虑不前,徒事延宕,驯致贻误事机, 定惟该大臣是问”。①但是,掌握清政府军事、外交大权的李鸿章畏日如虎,

② 《中日战争》,第 2 册,第 546 页。

① 陆奥宗光:《蹇蹇录》,第 29 页。

② 《礼部右侍郎志锐奏倭人谋占朝鲜事机危急请速决大计折》,《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1169)

① 姚锡光:《东方兵事纪略》,《中日战争》,第 1 册,第 78 页。

为保存淮系集团的实力计,一意主和。西太后更希望对日和平了结,以便她能大肆铺张地操办自己的六十“万寿”大典。西太后的主和态度,进一步加强了李鸿章对日避战求和的妥协倾向。

日军重兵压境,驻朝官员多次“请添重兵”,但李鸿章却不做战守准备, 复电说:“我再多调,日亦必添调,将作何收场耶。”②甚至在日军向驻牙山清军发动进攻后,李鸿章尚电告清军统帅叶志超:“日兵来牙窥探,可置不理,⋯⋯切勿自我先挑衅。”③“我不先与开仗,彼谅不动手,此万国公例, 谁先开战,谁即理诎,切记勿忘。”④

李鸿章在军事上极力避战求和,在外交上则推行“以夷制夷”的方针, 把解决中日争端的希望寄托在国际列强的“调停”上。6 月 20 日,李鸿章首先向沙俄驻华公使喀西尼提出“调停”要求。因沙俄对朝鲜和中国东北地区垂涎已久,所以它曾劝告日本从朝鲜撤兵,但为日本婉言拒绝。沙俄担心若强力压迫日本,自己在远东的主要对手英国“很可能站在日本一边”,于自己不利。喀西尼向李鸿章表示:“俄只能以友谊力劝日撤兵,⋯⋯未便用兵力强勒日人”。⑤李鸿章乞求沙俄调停失败后,又转而恳求英国政府出面干涉。英国为维护自己在华的政治、经济等利益优势,防止沙俄乘战争之机扩张势力,固然愿意居间调停中日争端,以维持远东现状;但日本若侵占朝鲜及中国东北,却又可以有效阻止沙俄势力南下。两利相权取其重,因而英国更乐于纵容日本侵朝。7 月 16 日,英国与日本签订了《英日通商航海条约》,“这个条约的性质,对于日本来说,比打败清国的大军更为有利。”①7 月 23 日, 英国正式照会日本,“上海是英国在华利益的中心,因此当日后中日两国开战时,希望日本同意不在该港及其附近作战”。②这就等于明确向日本表态, 只要日本不损害英国在长江流域的利益,它将不反对日本发动侵略朝鲜和中国的战争。李鸿章向美、德等国请求调停的努力,也相继化为泡影。

日本方面通过一系列外交活动,取得了西方列强对其发动战争的默许或支持,解除了国际干涉的后顾之忧,遂决定尽快挑起中日战争。日本外相陆奥宗光秘令驻朝公使大鸟圭介:“促成中日冲突,实为当前之急务,为实行此事,可以采取任何手段。”③大鸟根据这一训令,于 7 月 19 日向朝鲜政府提出了由日本架设汉城至釜山的军用电线;为日军修建兵营;令清军自牙山撤兵;废除中朝间一切“与朝鲜独立相抵触”的条约等四项强硬要求,限令22 日以前答复。7 月 23 日清晨,日军悍然包围并闯入朝鲜王宫,劫持了国王李熙,挟持大院君李昰应组织傀儡政权,迫令其发布矫诏,“授权”日军驱逐驻牙山的清军。

面对一触即发的战争形势,国内舆论纷纷要求增兵朝鲜备战。光绪帝也多次谕令李鸿章“速为筹备”。李鸿章鉴于乞请列强调停的失败,慑于光绪帝的严责,于 7 月中旬派遣卫汝贵、马玉崑、左宝贵、丰绅阿等 4 支军队 15000

② 《李文忠公全书》,电稿,卷 15,第 49 页。

③ 《李文忠公全书》电稿,卷 15,第 51 页。

④ 《李文忠公全书》电稿,卷 16,第 25、12 页。

⑤ 《李文忠公全书》电稿,卷 16,第 25、12 页。

① 《日本外交文书》(一),第 113 页。

② 《中日战争》,第 7 册,153 页。

③ 陆奥宗光:《蹇蹇录》,第 69 页。

人由陆路入朝增援。7 月 21 日又租用英国商船“爱仁”号和“飞鲸”号载清军自海路增援牙山,由北洋舰队“济远”、“广乙”等舰护航。25 日,“济远”、“广乙”完成护航任务返航途经丰岛海面时,突遭日舰“吉野”、“浪速”、“秋津洲”的袭击。日本不宣而战,正式挑起了侵华战争。

“广乙”号为排水量仅千余吨的钢骨木质炮舰,战斗力与防卫力都较差, 开战不久即受重伤,退至朝鲜十八岛附近搁浅,后为免资敌而纵火自焚。“济远”号船舵被击毁,向西退去,日舰紧追其后。此时,清政府租用的另一艘英国商船“高升”号载清军 1000 人,“操江”号载军械物资等正好驶来。结果,“操江”号被日舰“秋津洲”掳去。“高升”号遭“浪速”号截击。日本侵略者欲迫其投降,但是船上广大清军官兵誓死不降。“高升”号最后被日舰击沉,大部分清军官兵死难。

丰岛海战的同一天,日陆军 4000 人由大岛旅团长指挥,从汉城出发进攻牙山清军。时聂士成率部分清军驻守成欢,叶志超等驻守背山面江的公洲, 互为犄角。聂士成部在成欢设伏重创日军,后因寡不敌众,随叶志超退往平壤。

1894 年 8 月 1 日,中日两国同时正式宣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