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金田起义与定都天京

清廷鉴于广西各地不 断发生武装起义,先后将广西提督闵正凤、巡抚郑祖琛革职,命原固原提督向荣任广西提督,起用辞官在籍的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兼广西巡抚(林在赴桂途中病逝,改派前两

太平天国前期形势图江总督李星沅),企图尽快将广西的各路农民起义军镇压下去。1850 年 12 月和 1851 年 1 月初,拜上帝会众在思旺村和蔡村江两次击败清军,击毙清军副将伊克坦布,揭开了金田起义的序幕。

1851 年 1 月 11 日,洪秀全在金田村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全军将士皆蓄留长发,红巾包头,以示与清王朝誓不两立,波澜壮阔的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正式爆发。洪秀全颁布《天命诏旨书》,作为太平军的简明军令: 一、遵条命;二、别男行女行;三、秋毫莫犯;四、公心和傩,各遵头目约束;五、同心合力,不得临阵退缩。这五条军纪与《十款天条》相比,宗教道德色彩淡薄,更具有适应战争需要的约束力,对保证太平军的集中统一, 维护良好的军风军纪,提高战斗力,起到了极重要的作用。

金田起义后,太平军挥师东进。3 月 23 日,洪秀全在武宣县东乡称天王。这时,清政府发现太平军远非天地会起义武装可比,“实为群贼之尤”,命大学士、军机大臣赛尚阿为钦差大臣,调集皖、滇、贵、湘、粤、川等省军队赴桂“全力攻剿”。7 月,太平军回师金田地区。9 月,在平南县官村一带大败向荣所部清军,缴获大批枪炮军械。25 日攻克永安州(今广西蒙山县)。这是太平军攻克的第一座州城。

永安州三面环山,易守难攻。太平天国在此驻守半年时间,进行了各项

① 龙启瑞:《上某公书》,《经德堂文集》卷 6,第 4—5 页。

② 韩山文:《太平天国起义记》,《太平天国》,第 6 册,第 869 页。

政权建设。 12 月 17 日,洪秀全颁布封王诏令,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同时规定西王以下俱受东王节制。由此,正式确立了太平天国的领导核心和各王的地位,形成天王领导于上,东王总理军政,诸王集议决策的权力运作体制。这一封王建制完全是依照封建王朝的旧蓝图设置的,各王的分封和世袭制,导致了后来各王府均设六部,各有卫队,形成相对独立的派系,埋下了权力冲突的潜因。同时,太平天国再次重申了“凡一切杀妖取城,所得金宝绸帛宝物等项,不得私藏,尽缴归天朝圣库”的规定;教育全体将士“立志顶天,真忠报国”;

①颁布了冯云山制定的新历法——天历。此外,还清除了暗中投敌的周锡能反

叛集团。

太平军屯驻永安时,数万名清军将永安团团包围。太平军米粮将尽,弹药缺乏。1852 年 4 月 5 日夜,太平军避实就虚,突破了清军防御力量较薄弱的古苏冲北上。帮办广西军务、广州副都统乌兰泰,穷追不舍。8 日凌晨, 太平军在大黕山山谷设下埋伏,将清军“前后围裹,肉搏鏖战”。斩杀清军四总兵及兵勇四五千人,乌兰泰滚落崖涧受伤,仅率数十骑狼狈而逃。从此, 清军只是随后尾追,而不敢进行认真的阻截了。太平军则摆脱了被动防御的局面,开始了胜利进军的阶段。

4 月 18 日,太平军直逼省城桂林。由于城内清军得到向荣各部的增援, 太平军多次猛攻未克。5 月 19 日,太平军撤围北上。6 月 3 日,攻占全州, 但冯云山在战斗中不幸中炮受伤,不久在蓑衣渡去世。太平军遂由桂入湘, 相继克道州、江华、郴州等地。同时,杨秀清、萧朝贵联衔发布《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奉天讨胡救世安民谕》、《救一切天生天养中国人民谕》, 指斥清廷“纵贪官污吏,布满天下,使剥民脂膏”,号召人们“各各起义, 大振旌旗”,“上为上帝报瞒天之仇,下为中国解下首之苦,务期肃清胡氛, 同享太平之乐”。②这有力的号召,鼓舞了沿途的各族人民,他们纷起响应, 使太平军队伍迅速扩大,并组建了以挖煤工人为主的“土营”,专挖地道轰城,增强了自己的攻坚能力。

9 月 12 日,萧朝贵率林凤祥、李开芳等猛攻湖南省城长沙。萧朝贵不幸

中炮牺牲。太平军久攻长沙不下,于 11 月 30 日撤围,继续北上,克益阳, 取岳州(岳阳)。在岳州太平军获得大批军火、船只,组成“水营”。由是, 水陆并进,直取武汉三镇。有人写道:“千舡健将,两岸雄兵,鞭敲金蹬响, 沿路凯歌声。”①足见其军威之盛。

12 月下旬,太平军相继攻克汉阳、汉口。1853 年 1 月 12 日,太平军挖

掘地道至武昌城下,放置炸药炸毁文昌门城墙 20 余丈,攻入武昌。湖北巡抚常大淳、提督双福等败死。

武汉为长江中游的政治、经济中心和军事重镇。太平军攻占武汉,使清廷大为惊恐。咸丰帝令将钦差大臣、署湖广总督徐广缙革职拿问,命向荣为钦差大臣,专办两湖军务,并破例增设两位钦差大臣:命署河南巡抚琦善为钦差大臣,率军进驻信阳、新野一带,防太平军继续北上;命两江总督陆建瀛为钦差大臣,督师扼守江皖,防太平军东下。企图“约期会剿,三路并进”,

① 《天命诏旨书》,《太平天国》,第 1 册,第 64—65 页。

② 《颁行诏书》,《太平天国》,第 1 册,第 162、160、164 页。

① 李汝昭:《镜山野史》,《太平天国》,第 3 册,第 56 页。

②将太平军围歼于武汉附近。

太平天国的决策是夺取南京,“踞为根本,徐图进取”。2 月 10 日,20 余万太平军(包括随军家属)放弃武汉,顺江东下,直趋南京。水师战船万艘,“帆幔蔽江,衔尾数十里”;陆军步骑于两岸夹江而行,千军万马,旌旗蔽日,进军场面极为壮观。向荣慑于太平军声势,只能尾随,不敢追击, 被讥为“跟将军”。太平军几乎不战而克军事重镇九江和安微省城安庆。3 月 7 日,太平军兵临南京城下,“横广十余里,直望无际,”清军“望之夺气”。19 日,太平军穴地炸毁仪凤门城墙二丈许,攻入南京城,斩两江总督陆建瀛。20 日,破旗营,斩江宁将军祥厚等。太平天国遂改南京为天京,正式定都,建立起与清王朝对峙的农民政权。

接着,太平军乘胜东进,相继攻克仪征、金山、镇江、瓜洲、扬州等地。通过水师的沟通,天京、镇江、扬州联为统一防御体系,切断了清王朝的漕粮水道,既可北伐中原,又可继续东进苏浙,太平天国结束了起义以来流动作战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