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北京政变

① 《湘军志·营制篇》,岳麓书社 1983 年版,第 158、163 页。

① 王闿运:《湘军志·湖南防守篇第一》。第 1 页。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引动朝局剧变的事件,是北京政变。它是清朝最高统治集团的政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的结果。

咸丰帝在位时,清朝最高统治集团内部就存在着深刻的矛盾。咸丰帝与其弟恭亲王奕,因皇位继承问题,彼此不和。奕遭到罢斥后,咸丰帝转而重用肃顺,把他从御前侍卫提升为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视作股肱之臣。肃顺精明强干,但为人专横跋扈,排斥异己。他与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等人结党操纵朝政。肃顺等人常以除弊为名,屡兴大狱,诛连百官,结果不仅未能制止官场上的腐败现象,反而闹得众怨鼎沸,人人自危,使自己处于孤立的境地。

1860 年 9 月,英法联军攻陷北京。咸丰帝在出奔热河前,谕令奕留在北京负责与联军议和。留守京城的大臣还有大学士桂良、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周祖培、吏部尚书全庆及潘祖荫、宋晋等人。通过签订《北京条约》和处理一系列善后事项,奕不仅逐渐笼络了留守京城的王公大臣及僧格林沁、胜保等统兵大员,树立起自己的威信,而且也开阔了眼界,改变了某些诸如“夷夏大防”等传统僵化的观念,因而获得了外国人的好感。英法联军撤出北京后,奕等人一再奏请咸丰帝回京,肃顺等人却力为阻扰。这样, 在清朝中央实已形成了热河和北京两个权力中心。

1861 年 8 月 22 日,咸丰帝病逝于热河,年仅 6 岁的皇子载淳继位,改年号为“祺祥”。咸丰帝遗诏命载垣、端华、肃顺和御前大臣景寿、军机大臣穆荫、匡源、杜瀚、焦佑瀛等 8 人为“赞襄政务王大臣”,总摄朝政。八大臣秉政完全把留守北京的奕诉排斥在外,又不许慈禧太后干预政事,终使清朝最高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斗争激化起来。

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1835——1908),满洲镶黄旗人,安徽徽宁池广太道惠征之女。 1852 年被选入宫,册封为兰贵人。 1856 年生载淳,即日晋懿妃。得咸丰帝宠幸,常代批阅奏章。载淳继位后,被尊为圣母皇太后, 徽号慈禧。因在热河行宫住烟波致爽殿西暖阁,又被称为西太后。慈禧是一个权力欲极强的女人,想乘载淳年幼夺取最高权力。她把东宫慈安太后拉到自己一边,暗中联络在京的奕为奥援。 1861 年 9 月 14 日,御吏董元醇在慈禧、奕的支持下奏请皇太后垂帘听政,并派近支亲王辅政,但被肃顺等人以“本朝无太后垂帘故事”驳回。在取得外国势力的支持后,奕借奔丧之名,前往热河,与两宫太后密谋政变,旋即返京进行布置一切。

在两宫太后的催促下,八大臣被迫同意回銮北京。 10 月 26 日,两宫

太后借幼帝载淳启程回京,肃顺护送咸丰帝灵柩在后。 11 月 1 日慈禧等人抵京。次日即发动政变,免除肃顺等人的赞襄政务王大臣的职务。不久,诏赐载垣、端华自尽,肃顺处斩,景寿、匡源、杜瀚、焦佑瀛褫职,穆荫戍军台。同时,宣布“两太后垂帘听政”,命奕为议政王,入军机处。桂良、文祥、沈兆霖、宝鋆、曹毓瑛等人也被任命为军机大臣。改年号“祺祥”为“同治”。慈禧从此掌握了清朝中央大权。此次政变,史称北京政变,又称“辛酉政变”或“祺祥政变”。

北京政变是一场由清王朝内外矛盾的激化和最高统治层内权力斗争而演变成的宫廷政变。政变者由于得到多数文武大臣的支持,又采取了不事诛连的明智政策,在政局没有发生重大动荡的情况下完成了权力的移交。慈禧、奕上台后,继续依赖曾国藩的湘军镇压太平天国。在对外问题上,她(他) 们改变了道、咸两朝和战不定,疑惧重重的政策,实行以和为主,保持中外

“和局”的新政策。慈禧在处死载垣等人时,特别把“不能尽心和议”①列为罪状,显然意在讨好外国侵略者。西方侵略者对政变的结果表示满意。英国公使普鲁斯向国内报告说:“这次危机之决定转向有利于我们在华利益的方向,实受我们所执行的路线的极大影响。”②英国在华办的《北华捷报》也写道:“在这个特别的关头,我们要比我们同中国发生联系的其他任何时期, 更有必要去支持帝国的现存政府。”③

北京政变后,清王朝实现了与西方资本主义侵华势力的“合作”,这使太平天国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局面。同时,慈禧从此执掌清王朝的最高权力几近半个世纪之久,其专制腐朽的统治,给中华民族造成了无穷的灾难。

① 翁同龢:《翁文恭公日记》,《第二次鸦片战争》,第 2 册,第 103 页。

② 《普鲁斯致罗素函》,转引自严中平:《1861 年在北京政变前后中英反革命的勾结》,见《历史教学》

1952 年 4 月号。

③ 《北华捷报》1861 年 12 月 21 日,转引自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第 2 卷,第 6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