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一 孙中山的早期革命活动

从正规的意义上说,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从孙中山开始的。

孙中山(1866—1925),名文,字逸仙。①出生于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县) 翠亨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孙中山在青少年时代参加过农业生产劳动,了解并同情劳动人民的疾苦。他的哥哥孙眉在檀香山经商资助他先后在檀香山、广州、香港上学,接受西方资本主义教育。1892 年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 并开始在澳门、广州行医。孙中山自幼受太平天国革命的影响,心中埋下了反满的种子。经中法战争,他愈加痛恨卖国的清政府,结交了一些进步青年和具有反清传统的会党,思想日趋激进。但甲午前,孙中山受早期维新思潮的影响,尚未形成反清革命的思想。

1894 年春,孙中山北上天津,投书李鸿章,希望清政府能实行资本主义改革,做到“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上书失败后,孙中山毅然弃去和平改革的幻想,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是年冬,孙中山在檀香山联合二十多位华侨人士,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革命小团体——兴中会。兴中会在会章中指出中国正面临列强“瓜分豆剖”的严重危机,并猛烈地抨击了清政府的腐朽。在会员入会的秘密誓词中规定革命的目标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①

1895 年春,孙中山回到香港,联合辅仁文社,建立兴中会总部。同时积极联络香港、广州一带的会党力量和反清人士,策划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经过半年的准备,定于 10 月 26 日(重阳节)举事。但事机泄露,70 余人被捕,陆皓东等牺牲。孙中山逃亡日本。

当时兴中会的革命活动并未产生多大的社会影响。孙中山逃亡日本后, 在横滨建立兴中会分会,接着便经檀香山赴欧美宣传革命和考察西方社会。在此期间,他大量阅读了有关政治、经济、外交、法律等方面的书籍,接触到了西方当代的一些社会学说和思潮。尤其是注意到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贫富悬殊、劳资尖锐对立的种种弊端,对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深表同情。由是, 他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思想得到了深化。他后来回忆说:“两年之中, 所见所闻,殊多心得。始知徒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是以欧洲志士,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也。予欲为一劳永逸之计,乃采取民生主义,以与民族、民权问题同时解决。此三民主义之主张所由完成也。”②

1897 年,孙中山离开英国,经加拿大再抵日本。他在东京、横滨两地继续奔走革命。翌年,戊戌政变发生后,康、梁也先后亡命日本。孙中山等人主动与之联络,希望能联合反清。康有为借口奉有“衣带诏”,拒绝联合。他寄希望于光绪复辟,仍坚持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第二年康赴加拿大创立“保救大清光绪皇帝会”(又称“保救大清皇帝公司”,即保皇会)。梁启

① 孙中山逃亡日本,从事革命,易名中山樵,后即以中山为号。

① 记载誓词最早的文献,是 1929 年出版的《檀山华侨》中的“中国国民党茂宜支部史略”。有人认为,檀香山兴中会成立时并无誓词,它是次年香港兴中会成立时才提出的。

② 《建国方略》,《孙中山选集》(第 2 版),第 196 页。

超则在横滨创办《清议报》,大力抨击西太后为首的顽固势力,同时介绍西方的政治学说和思想文化,一度倾向激进。他与孙中山等人过往甚密,双方曾有过联合结会的计划。但因康有为极力反对,梁启超也未根本改变其主张君主立宪的立场,此一计划没有实现。

义和团运动爆发后,唐才常等人准备在长江流域起事,得到了孙中山、梁启超两派的支持。原为维新派的唐才常,此时虽很激烈,但在政治上、思想上,仍属于康梁派。他到上海发起“正气会”,召开“国会”,既主张排满,又坚持康梁“勤王起事”的方针,陷入了自相矛盾。唐才常以会党为基础,组成自立军,共分七军,定于 8 月 9 日在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各处同时大举。他自任诸军督办,驻汉口。但因康梁接济未到,起义一再延期, 结果事泄。8 月底,张之洞捕杀唐才常等数百人,起义失败。自立军之役, 促使许多人猛醒,从改良转向革命。

与此同时,孙中山派郑士良往广东惠州图举事,并派史坚如到广州策应。1900 年 10 月,郑士良率会党 600 人在惠州三洲田起义,并很快占领了清安、大鹏至惠州、平海一带沿海地区,起义军也扩展到两万多人。为取得海上接济,起义军向福建厦门方向挺进。但由于台湾的日本殖民当局禁止军火出口, 破坏了孙中山自海上接济起义的原定计划,致使起义军弹尽援绝,不得不就地自行解散。

惠州起义表现了革命党人良好的纪律和可贵的献身精神。它虽然失败了,但产生了很大的社会震动,促进了进步人士对革命党人的理解。孙中山后来说,广州起义失败时,“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 咒诅谩骂之声,不绝于耳”;但惠州起义失败后,不仅少闻一般人恶声相加, 有识之士且为之叹惜,“恨其事之不成”。据此可知,“国人之迷梦已有渐醒之兆”。“有志之士,多起救国之思,而革命风潮自此萌芽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