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洋务运动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第一节 清政府应付变局的抉择
一 洋务运动的产生
洋务,又称夷务,其时泛指包括通商、传教、外交等在内与西方资本主义有关的一切事务。洋务运动,则是指清政府为挽救统治危机,自上而下推行的一场以引进西方的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为主要内容,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的自救运动。它肇端于 19 世纪 60 年代,到 90 年代告一段落。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包括制造枪炮船舰、编练新式海陆军、兴办近代工矿交通企业、举办新式学堂、向海外派遣留学生等。随着形势的发展和主持者对西方国家和西学认识的深化,洋务运动的重点前后有所不同。前期(60 年代至 90 年代)以“自强”为主,重在创办使用机器生产的军事工业和训练新式军队,力图建立一套新的防务体系;后期(70 年代至 90 年代)除继续进行“自强”活动外,又在“求富”的口号下,逐渐兴办工矿、轮船、电报、铁路和纺织等民用工业。同时,还举办了一批新式学堂,向海外派遣留学生和翻译西方书籍等等。
洋务运动的产生是国内阶级矛盾激化,中外关系的新调度和世界资本主义潮流冲击诸多因素汇聚的结果。作为一场自救运动,它体现了清政府应付历史变局的一种抉择。
1860 年前后,太平天国克服了内部危机重新振作起来,并在长江下游地区接连重创清军;北方捻军也在江淮地区日趋活跃,成为太平天国的有力盟军。农民革命运动重新高涨,使清朝政权再度面临着岌岌可危的局面。与此同时,《北京条约》订立后,英法等国的侵略者既获得了新的权益,便抛去“中立”的假面具,明确表示愿意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法国公使向奕
提出,“愿为中国攻剿发逆,”所有该国停泊各口之船只兵丁,悉听调遣。英俄公使也有类似的表示。由是,清政府渡过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危机,迎来了“中外和好”的新局面。
1861 年 1 月(咸丰十年十二月),奕等上《统计全局折》,“综计天下大局”,提出了应付时局的根本战略思想。他们认为,“自换约以后,该夷退回天津,纷纷南驶,而所请尚执条约为据,是该夷并不利我土地人民, 犹可以信义笼络,驯服其性,自图振兴,似与前代之事稍异”。因之,英俄诸国乃是“肢体”、“肘腋”之患,尚可妥协;但“发、捻交乘,心腹之害也”,却是无可妥协的。奕等人将“今日之势”比作魏蜀吴三国鼎立,他们主张联吴伐魏,即联合西方侵略者共同镇压太平天国,故其设定的战略重点是:“灭发、捻为先,治俄次之,治英又次之”。①
清政府要联合英法诸国镇压太平天国,说到底,就是想借重西方先进的军事装备。经过两次鸦片战争,清朝大吏对西方船炮乃战守利器这一点,已看得十分清楚。他们深信,没有西方的洋枪洋炮,是无法战胜太平军的。曾国藩在创办湘军之初即采用洋炮装备其水师,由两广总督叶名琛源源供应“真正洋装,选验合用之炮。”在总结湘潭、岳州两个战役湘军取胜的原因时,
① 《洋务运动》第 1 册,第 6 页。
曾国藩认为“实赖洋炮之力”,并要求清廷“尤须有洋炮继续接济,乃能收越战越精之效。”②稍后他在安庆设军械所,开始竭力仿造西洋船炮。1862 年李鸿章率淮军到上海,曾登上英法兵舰参观,更叹服不已。他说:“其大炮之精纯、子药之细巧、器械之鲜明、队伍之雄整,实非中国所能及。”① 李鸿章购置西洋船炮的愿望,随着太平军越来越多地使用洋枪洋炮,变得愈加急切。当时,“忠王军三分之一均有洋枪”。李秀成解天京之围时,带有“开花炮多尊及洋枪二万杆”,其火器精利“远优于湘军百倍。”②李鸿章向曾国藩建议,“李秀成所部最重,洋枪最多”,“欲剿此贼,非改小枪队为洋枪队不可。”③惟其如此,当英法等国表示愿意帮助镇压太平天国时,清政府从中央到地方便都出现了“借兵助剿”的鼓噪。肇端于购置洋枪洋炮的洋务运动,最初的动因之一,就是要联合西方侵略势力共同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洋务运动同时还包含着强国御侮的目的。奕等人在上述的奏文中也指出:“窃为夷情之强捍,萌芽于嘉庆年间,迨江宁换约鸱张弥甚,至本年直入京城,要挟狂悖夷祸之烈极矣。”他们虽然主张当务之急在联合各夷镇压太平天国,但也没忘记指出,“该夷”毕竟为“仇敌”,不能“忘其害而全不设备”,正确的策略是:“以和好为权宜,战守为实事。”④后来这一策略思想被奕、曾国藩诸人越来越明确地表述为:应充分利用剿灭“发匪”的名义,掌握西洋船炮技术,以为长远御侮之计。奕说:“现在江浙尚在用兵,托名学制以剿‘贼’亦可不露痕迹,此诚不可失之机会也。若于‘贼’ 平之后始筹学制,则洋匠虽贪重值而肯来,洋官必疑忌而挠阻,此又势所必至者。是宜趁南省军威大振,洋人乐于见长之时,将外洋各种机利火器实力讲求,以期尽窥其中之秘。有事可以御侮,无事可以示威。”①曾国藩、李鸿章也持同样的看法。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论述资产阶级按照自己的面貌改造世界历史时说:“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文明制度,即变成资产者。”②从更大的历史场景看,归根结底,洋务运动又是世界资本主义潮流的冲击所引起的积极回应。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天朝大国”竟败于西方“蕞尔小夷”,已反映了在世界资本主义潮流的冲击下,清朝封建统治之腐败及其岌岌可危。时人惊呼是为“千古未有之奇变”,说明已依稀感受到了历史潮流的涌动。以魏源为代表的一些志士仁人,急起“筹制夷之策”,他们大声疾呼,放弃无益的虚骄心理,面向世界,研究夷情,尤其要以购买和研制西洋先进的船炮为急务。魏源更明确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并建议设立造船厂和
② 转引自贾熟村著《太平天国时期的地主阶级》,第 449 页。
① 《李文忠公全书》,朋僚函稿,卷 2,第 46 页。
② 简又文:《太平天国全史》下册,第 2217 页。
③ 《李文忠公全书》,朋僚函稿卷 1,第 62 页。
④ 《洋务运动》,第 1 册,第 5 页。
① 《同治三年四月二十八日总理各国事务恭亲王等奏》,《洋务运动》,第 3 册,第 467 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第 255 页。
火器局,雇佣外国工匠制造新式船炮。这已是力图对依稀感受到的历史潮流的涌动作出积极的回应。但因清朝统治者颟顸腐朽,魏源等人的主张不被重视,故“廿余载事局如故”。
经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侵略军直入京师,咸丰帝逃死热河,这在清廷内外引起极大震动:“夷祸之烈极矣”,“实为数千年未有之变局”。许多人痛切地认识到,中国已处于世界大潮之中,“夷夏”大防已变为“华、洋” 并列,清王朝面临着受制于“四夷”的危局。由是,人们重新想起了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李鸿章说:“师彼(西方)之长,去我之短,今及为之,而已迟矣。若再因循不办,或旋作旋辍,后患殆不忍言。”①奕则强调指出:“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②这话集中概括了洋务运动的目的、基本内容和实施步骤。不仅如此,它强调“审时度势”,应将“师夷长技”当作自强之本、治国之道, 又说明洋务运动的主持者们与林则徐、魏源的思想一脉相承,他们对世界资本主义潮流冲击的回应,愈显自觉和积极。
洋务运动肇端之时,中国已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为了确保其在华的利益,也要求清政府稍能振作有为,以便承担起代理人的职责,维持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秩序。所以它们极力想影响和控制洋务运动,将之纳入自己所需要的轨道。1866 年(同治五年),英驻华使馆参赞威妥玛和总税务司赫德,分别向清廷提出了名为《新议略论》与《局外旁观论》的条陈。二人在条陈中不仅都威胁清廷说,必须遵守和议,不然中华日后不能“保其自主”,而且又都提出了“代谋变通之法”,即要求次第举办“如水陆舟车,工织器具,寄信电机、银钱式样,洋火兵法等”。他们强调, 中外既结为一体,“盖其内政外交两节,今已互结,不能分论”。清政府若“不肯借取新法,平治内乱”,其时外国利益不保,不能不自行干涉,瓜分之事便难避免。③清廷虽不满威妥玛、赫德的咄咄逼人,于所论“代谋新法”, 却持肯定态度,以为“亦间有谈言微中之事”。但上谕是这样提出问题的: 二人“总以将来不能守信为疑,所陈轮车、电机等事,虽多窒碍难行,然有为各国处心积虑必须力争之事,尤恐将来以保洋商为词,即由通商口岸而起,⋯⋯应如何设法自强使中国日后有备无患,并如何设法预防俾各国目前不致生疑之处”,①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当统筹全局,陆续勘办。原来, 讲“自强”还有迎合外人不使“生疑”的一面,意思是:中国有能力自强, 以保证外人在华的利益。所以,洋务运动的产生,虽然是反映了洋务派对世界资本主义潮流冲击的一种积极回应;但是,由于洋务派身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却又力主“曲全邻好”,承诺从根本上保证外国侵略势力在华的权益,这就使得他们倡导的洋务运动不能不带上了半殖民地化的色彩。
1866 年,在赫德的活动下,清政府派总理衙门章京斌椿及同文馆学生数人,随同他去英国考察。1868 年,清政府又在离任的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的怂恿下,派他率领“中国代表团”赴欧美访问。该团共 5 人,竟有 3 人是外国人。代表团抵美后,蒲安臣擅自代表清政府与美国政府签订了《中美续增
① 李鸿章:《筹议海防折》,《洋务运动》第 1 册,第 42、154 页。
② 《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第 25 卷,第 1 页。
③ 《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 40,第 24—27 页。
① 《洋务运动》,第 1 册,第 16 页。
条约》(亦称《蒲安臣条约》),承认美国享有掠夺华工以及在中国各通商口岸设立学校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