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教育转轨的理性思考

面向 21 世纪,基础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是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素质教育是推行是一场深刻的变革,它要求领导和教师必须从转变观念入手,冲破应试教育在办学方向、教育目标、考核机制、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等各方面的局限和束缚,建立起适应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评估机制、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实现教育的根本转轨。

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教育思想,是两种不同的办学方针,应试教育受片面追求升学的制约,目的是为了升学,面向升学,其危害性表现在:第一,教育的对象有局限性。特别是中学,面向少数学生升学。第二,教育的内容有片面性。重智轻德,重智轻能。第三,教育的方法有违法性。往往采用一些违背教育规律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作法来教学。第四,教育的体系有不合理性。学校不能开足开全课程,以考试分数评价学校、教师、学生等。素质教育则反映了基础教育的本质,它面向全体学生,是真正的素质教育。它能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获得全面发展。素质不单指文化素质,它包括: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及良好的习惯等,它要求基础教育在如何做人、如何求知、如何健体、如何生活、如何审美等方面的教育上打好基础。两种教育都是在历史的过程中形成的,应试教育曾在历史上发挥过积极作用,也有素质教育的成分,但是,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对教育要求的日益提高,应试教育有许多方面与之不相适应,从这个意义上讲,可以说: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对传统教育的继承和革新,是对成功经验的肯定,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提出的更高要求,也是实现人的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

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就基础教育而言,一是教育对象的转变,

即从面向重点学校和优秀学生转向所有学校和全体学生,从选拔教育转变为普及教育。二是教育目标的转变,即由片面的知识教育转向全面发展的教育。三是教育机制的转变,即从以学生学习成绩和升学率为导向的评估标准、激励机制,转向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特长技能为导向的评估机制和激励机制。四是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即从过去那种机械教学的被动状态转向生动活泼、学以致用的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启迪性和学生的主体性、自觉性和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