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构建素质教育的课程模式

我们以社会的要求、学科特点和学生的智力正常发展作为三个基点,在不增加教学总时数且又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调整学科课程,完善了适应其个性发展的知识结构,健全了以提高素质教育为核心、注重发展个性的新课程体系。

  1. 调整学科课程,适当变动课程设置

一是基础课,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自然、社会、劳动、音乐、体育、美术;二是综合课,二年级把美术、写字、手工合为艺术综合课;三是发展课,中低年级每周增加一节文明用语训练课;四是五年级每周增加一节数学思维训练课。

  1. 强化活动课程体系

班级自我管理活动。改变小干部模式,试行班长轮值制度,建立绿化卫生检查小组、文明监督岗、“小图书馆”、“红领巾小银行”等,由学生自己负责,从小学做主人。

少先队自我教育活动。学校先后开辟了少先队教育的十大阵地:学雷锋小组、红领巾电视台、红领巾广播站、红领巾记者站、苗苗艺术团、少先队队室、德育室、红领巾气象站、红领巾交通岗、小绿叶文学社等,各项活动均由学生唱“主角”,他们自己制定活动方案,当主持人,评价活动效果。

兴趣小组活动。在普及的基础上又成立了校级管乐队、民 乐队、合唱队、电子琴、书法、绘画、摄影、刺绣、科技制作、微机操作、田径、小篮球、乒乓球等活动小组。

学科综合活动。根据各学科的教学内容,围绕特定专题开展活动,例如, 语文学科的征文、朗读、演讲、三速(速写、速说、速记)比赛;数学学科的口算竞赛,自制学具展评;自然学科组织采集标本,气象观测,科技制作, 小实验;艺术学科举办歌咏、队列、书画比赛等。

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厂校共建、军校共建、街校共建精神文明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

  1. 开发隐性课程,优化育人环境

发挥学校自然环境的作用。我们在校园里设花坛,种花草,铺柏油人行道,建标准化跑道,绿化硬化面积达 95%以上。教学楼上空飘扬着鲜艳、庄重的五星红旗,“文明、活泼、勤奋、创新”的校训赫然入目,各层楼房摆放着五颜六色的盆花,楼道走廊墙壁悬挂着名人画象、名人格言、巨幅风景画,宣传橱窗里张贴着学生创作的书法、绘画、摄影等作品,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改革奖励办法。学校除设“三好学生”、“三好标兵”、“文明少年” 奖励外,还设了“洁美奖”、“创造奖”、“勤俭奖”、“科技奖”、“乐于助人奖”、“雏燕奋飞奖”等十八项单项奖,在标准上有不同等级,在要求上有不同层次,期末学生受奖面达 80%以上,在全校形成了人人奋发向上的生动局面。

挖掘学校、家庭、人际环境教育的潜在功能。我们曾提出:在学校一切工作中,爱学生第一,要求教师要有“四心”,即爱心、热心、诚心、耐心; 制订了《爱生公约》,坚持每周一次的“爱生服务日”活动,实施“和乐教育”,把微笑和鼓励带进课堂,用新型的师生关系滋养学生的心灵。

构筑良好的班集体人际环境。让学生做到“三知”、“三能”,即知道什么是同学之间的真正的友谊,能开展良好的交往活动;知道关心帮助同学,

能在同学需要时送一份温暖;知道如何看待同学的成绩和缺点,能虚心向他人学习,不计较个人得失。

把研究的触角伸入到家庭。学校成立了“家长学校”,定期举办家庭教育专题讲座;组织家庭教育咨询活动和家长科学教子经验交流会;邀请家长进课堂与学生同堂听课,参加班级班队会,较好地实现了家庭与学校教育的“同步移动”。

组织学生到大自然中去陶冶情操。组织低年级学生去公园、果园春游; 组织中高年级学生去河滩放风筝;组织夏令营,参观名胜古迹,使学生得到品德、情趣、个性等从方面素质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