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学科课程理论

学科课程就是根据学校教育目标,分别从各门科学中精心选择部分内容,组成各种不同学科,彼此分立地安排它的顺序、学习时数和期限①。学科课程自古至今在学校教育中居统治地位,因此,学科课程理论对于化学课程的编制影响很大。

  1. 学科课程演变的历史

自有人类以来,就有教育。人类为了生存和繁衍后代,必须将社会积累的有关生产和生活的知识、经验传授给年轻一代。由于古代生产水平极其低下,社会积累的有关生产和生活的知识经验有限,因此教育的形式也比较原始,主要是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由长者向年轻人言传身教。其教学内容自然不分科,属于一种混沌的综合课程。后来生产有了较大发展,社会积累的知识经验涉及的范围增大,数量也大大增多,教育的形式相应发生了变化, 产生了培养年轻一代的专门教育机构——学校。此时混沌的综合课程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于是就产生了分科课程,亦即学科课程。根据历史记载, 两千多年前我国春秋时代孔子所办的私学,就开设了六门课程,它们是礼、乐、射、御、书、数,又叫六艺。大约与孔子同时,古希腊正处于奴隶制的繁荣时期,十分注重教育。学校为培养有才能的奴隶主接班人,开设了经过精心选择的七门课程,即七艺,包括文法、修辞、辩证法(逻辑学)、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到了中世纪,欧洲的学校完全受教会支配,“七艺”成了为神学服务的工具。

随着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社会文明的进步,学科课程又经历了许多演变。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兴起,教育突破了教会的束缚,提出了新的课程主张。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1592—1670)倡导“泛智论”,开办“泛智学校”,主张设置百科全书式的课程,以便“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他开列的课程表包括玄学、物理学、光学、天文学、地理、年代学、历史、算术、几何、静力学、机械学、辩证法、文法、修辞、文学、音乐、经济学、政治学、道德学和宗教,共有 20 门之多。这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打破封建统治和宗教神权的思想桎梏,为发展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培养人

① 王策三:教学论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5 年版,第 171 页。

才的愿望,这是教育科学的进步。

此后,学科课程又经过不断演变而日臻成熟、满足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成为占统治地位的课程理论。

20 世纪 30 年代,美国教育学家巴格莱(William ChandlerBagley,1874

—1946)反对杜威的活动课程理论,倡导要素主义课程理论。他认为经过历史考验的种族经验,即社会文化遗产,比个人的知识和儿童未经考验的经验有意义得多,因此主张应把人类文化遗产中的共同要素,即各门科学的精华,作为课程的核心,按照严格的逻辑系统编成教材,教给下一代。60 年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J.S.Bruner,1915— )提出结构主义课程理论,强调要让学生学习学科的基本结构,即学科的基本概念、一般原理和学习这门学科的科学态度和方法,以应付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挑战。这两个流派是当今学科课程理论的主要流派,对于世界各国课程的设置和教材的编制影响甚大。

  1. 学科课程的优点

自有学校教育以来,学科课程一直占据着优势,原因是它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首先,根据学科逻辑组织起来的教材,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深入地掌握社会文化遗产。学校教育的目的,就在于让年轻一代继承人类社会长期积累的文化遗产。教学实践证明,一切综合的课程,其中参与综合的有关学科的知识均不可能做到系统,因此它们的阐述就难于深入,只有采取一门一门地分科教学,才有利于学生系统、深入地掌握各门学科,才能比较好地继承人类社会的文化遗产。

其次,让学生系统地学习一门学科,有利于发展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因为逻辑思维能力必须在有条理的、循序渐进地按照知识逻辑关系编成的教材的学习中,才能得到发展。如果提供的教材支离破碎,没有逻辑关系,只能在学生学习中造成死记硬背。

第三,学科课程合乎传统。由于学科课程有悠久的历史,经过了长期教学的锤炼,比较成熟,教师亦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因此它比较容易组织教学。再加上课程的构成比较单纯,也比较容易组织评价。所以,教师习惯于采用这种课程。

第四,有比较坚实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分类方法是支持分科教学的。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科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规律性的认识,要认识客观世界的规律,就要认识物质运动的各种形式。物质不同运动形式的规律,分别由不同的科学进行研究。因此,学习科学要按照不同的学科来进行。恩格斯根据当时的科技水平,将物质的运动形式分为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和生命运动四种,指出它们分别由力学、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进行研究。

根据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整个自然科学体系由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

专业技术三部分组成。基础自然科学直接以自然界物质运动为研究对象,探索自然界的发展规律;其他两类科学研究如何利用自然规律为人类服务。

按照现代自然科学分类方法,基础自然科学又可分为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学和天文学六类。

自然界是一个统一体,因此自然科学的分科不是绝对的,而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的。由于科学既分科又相互联系,因此在教学上就应该分科地学习,而各科课程之间又应互相联系、互相配合和相互渗透。

  1. 学科课程的缺点

学科课程虽然在学校中占统治地位,但也经常受到批评,多次成为课程改革的冲击对象,原因是它存在着一系列严重缺点。

首先,学科课程过分强调学科体系的完整性,难于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配合。学生分门别类地学习了许多学科课程后,面对带有综合性的实际问题时,由于平时缺乏训练,往往不能自觉地综合运用已学过的各门科学知识,去具体地加以分析和解决,这是造成学生高分低能的一个原因。而且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也难以适应当前科学发展相互交叉、渗透的形势。

其次,学科课程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强调理论。对于联系社会生产、生活的材料,仅仅作为理论的例证,没有给予足够的注意。因此,学生学习这种课程之后,往往缺乏面对社会、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三,学科课程多注重知识的逻辑顺序,对于学生学习的心理顺序,特别是学生的兴趣、需要和个性发展,常常注意不够。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感到枯燥乏味,积极性不高。

第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科课程为了保持自己的系统性和知识的先进性,势必要不断增加新的内容。这样一来,就造成了教材膨胀,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当已经膨胀的教材仍不能容纳新知识的时候,只好开设新课。如我国中学近年来开设计算机课程和环境保护课程,就属于这种情况。但是我国中学课程计划中课程门类已经偏多,不能再无限制地增设新课。因此可以说,学科课程本身已经蕴含着巨大的矛盾,有待进一步加以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