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化学课程的实施 一 影响化学课程实施的因素
编制好的课程能否有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能否为学习者接受,从而促进其身心发展,必须通过具体的实施过程,即通过教学活动才能得到答案。教学活动的结果,即学习新课程的学生在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反应和表现,是检验和评价课程编制的重要依据,只有通过教学,才能实施和评价课程。影响教学活动的因素很多,各种因素之间的结构和联系不同,就形成了教学活动的不同结果,为了使化学课程的实施能够真实有效地进行,必须探讨各种因素对课程实施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影响化学课程实施的主要因素有教师、学生、教育行政人员和教学环境等四个方面。
- 教师
教学活动是在教师的组织下进行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课程实施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发挥得如何。实践证明,学校课程是否有效,关键的因素在于实施课程的教师本身是否“有效”(合格),离开这种“有效”的教师,单靠课程的优势是不能实现课程的“有效”性的。因此,合格的教师是课程实施的关键。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不愿意使用新的课程教材。一方面是他们觉得试用新的课程教材工作量比较大,另一方面还可能遭受到家长、同事或校长的抵制。即使其他人不反对实施新的课程,但传统的教育思想和习惯势力也足以阻碍课程的革新。另外许多教师更感兴趣的是探讨和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工作,而对涉及整个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课程革新不感兴趣,这些都影响了教师实施新课程的积极性。而许多愿意积极实施新课程的教师,由于不了解课程革新的目的和要求,对新课程在内容、方法、体系等方面的特点和要求缺乏认识,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真正按照新课程的特点和要求去实施教学,而是自觉不自觉地按照自己原来的思路,采用过去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来教,扭曲了课程编制者的意图,从而使新课程的特点、优势得不到发挥。或者有的老师出于各种考虑,从不同的角度随意增加或删减教学内容,这一切都大大影响了课程实施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由此看来,课程实施的必要前提是教师愿意并且保证按照新课程的要求
实施教学。为此,可通过让教师有选择地参与课程改革和编制过程,使其成为课程革新的积极参与者,以增强他们实施新课程的责任感和积极性,促进课程的有效实施。实践证明那些参加过和没有参加过课程编制的教师在对课程实施的态度上有着重大的差别。但是不能认为教师唯有参加课程编制才能保证课程的正常实施,更重要的是要对参加课程实施的教师进行培训,使教师获得实施新课程的观点和方法,它包括:
- 明确课程革新的目的,转变旧的思想观念,深刻领会新课程所体现
的教育思想和观念。
-
理解和掌握新教材的内容和体系,能有效地利用新教材所提供的各种资料。
-
深刻理解新课程教材的特点,明确实施新课程的新概念、新方法和新技能,并学会在教学中如何贯彻和运用这些新的观点和方法,以发挥新教材的特点和优势。
-
明确实施新课程的要求,严格按照新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实施教学,不得随意增删教学内容和课时数。
教师培训一般应采用集中培训的方式,不宜采用通信和个别培训的方式。为了使教师培训不只是产生短暂的效应,还必须通过以下方面强化和扩大教师培训的作用。一是由课程编制人员协助课堂教学,使教师学会如何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实施新课程。二是组织观摩教学,通过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和讨论,加深对新课程的特点的理解和认识,解决课程实施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 学生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学习新课程后的反应和表现是衡量课程编制是否合适的重要依据,是衡量教育目标能否实现的依据,因此也就是课程评价的主要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是影响学生学习结果的主要的内在因素。不同的学生在上述几个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如果学习新课程的学生不具备课程方案所要求具备的心理发展水平和一定的知识经验,不愿意使用新的课程教材,或者对新课程不感兴趣,缺乏应有的心理准备,这些都将影响课程实施的过程和结果。因此,在实施新课程之前,课程编制者和教师必须通过测试、问卷、谈话等方式了解学生在上述几个方面的情况,才能决定是否实施新课程,才能够深刻地分析课程实施的结果,对课程作出准确的评价。
- 教育行政人员
在课程实施问题的探讨中,经常忽略教育行政人员的作用。我们知道, 教师是唯一能够具体实施新课程的人员,但单靠教师自己的积极性不能决定是否能实施新课程,因为它跟作为教师的领导的教育行政人员是否支持有关。当教育行政人员赞同并支持某一课程革新时,课程实施就能有效地进行。当他们对新课程一无所知,持冷漠或不赞成态度时,新课程就会被排斥在学校之外。可见,提高教育行政人员对课程革新的认识,从而加强对课程实施过程的领导,是顺利系统地实施新课程的重要保证。例如,学校校长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扮演积极的角色,教师就能有效地实施新课程,如果校长仅仅是坐在办公室里做“口头上”的支持,事事都要让教师自己去解决问题, 那么新课程的实施将是困难的。
- 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是指影响教学活动的各种外部条件,分班级、校内、校外三个
层次,这包括学校所在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水平,学校的教学设备,学生家庭的经济状况和父母的文化素养,学校的组织方式、管理水平,师生间的人际关系及交往水平,教室结构、课堂气氛等方面。在学校或教室中,这些物质的、文化的、心理的、制度的因素相互渗透、交互作用,形成学校独特的情境、气氛、规范和价值体系,它们对学生的知识、态度、行为和价值观等方面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促进或干扰教育目标的实现。新课程的实施将导致这种教学环境的改变,而教学环境的改变又会影响到课程实施的过程和结果。
例如,学校是否具有一定的物质条件,是否具备新课程实施所必需的实验仪器、药品、模型、电教设施等,是保证课程实施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学校其物质条件是不相同的。在实施新课程之前,必须通过调查,认真了解各校的具体条件,及时给予配备和完善,以保证课程实施的顺利进行。
再如,新课程的实施不可避免地要求某些组织形式上的变革,尤其在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和相互关系上。不同的师生关系,对教学过程及其效果可以产生不同的影响①。因此,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必须重视师生关系的变化对课程实施结果的影响,努力创造适合新课程实施的课堂气氛。
IEA 的研究表明,由家庭所提供的“课程和教学”与由学校提供的课程和教学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②。家庭和社会成员对新课程实施方案的意见和要求,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新课程的学习效果。特别是当前许多家长担心自己的子女学习新课程会影响将来的升学考试,因而对新课程的实施持抵触或反对的态度,不愿意让子女参加新课程的实施,这是一个现实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课程改革的步子不能迈得太大,特别是在课程内容上不能变得太多。另一方面在实施新课程之前要加强宣传工作,使社会认识和了解实施新课程的目的和意义,赢得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的信任和支持,保证课程实施有效地进行。
以上事例说明,新课程的实施若没有社会文化、学校环境、教室结构、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配合,是无法收到效果的。学生在学习新课程的过程中, 不仅学习了新课程方案提供的教学内容(即显在课程),而且还受到教学环境(即潜隐课程)的影响,形成对新课程稳定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这又会影响学生对正式课程内容的学习。因此,课程实施必须要考虑教学环境的影响,要使教学环境的各方面都支持新课程实施方案,这样才能保证新课程有效地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