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三序结合

所谓三序结合,就是根据学科的教学目的,把以上三种顺序所牵涉到的

种种复杂因素综合地加以考虑,最后设计出一个合乎科学逻辑、合乎认识规律和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教科书体系。这样的体系有利于实现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和谐地统一。

教科书体系的三序结合,可用图 2-2 表示出来①。

四 三序结合 - 图1

教学经验证明,凡是违反三序结合原则的教科书,学生学习必然遭受挫折,影响教学质量。例如美国 60 年代出版的 CBA 化学课本,通篇都是理论、概念,元素化合物知识仅是作为理论、概念的例证出现。教材的逻辑顺序是严谨的,但十分抽象、艰深,违反了学生的认识顺序和心理发展顺序,没有照顾到学生的兴趣、爱好,结果学生学不会,不爱学。

我国在文化大革命后编写的初中化学课本,虽然教学效果大体是好的, 但也出现了三个分化点,使得一部分学生因学习困难而掉队。这三个分化点是:

  1. 第一、二章的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分子式编得太集中,学生记不住,影响了学习兴趣。

  2. 第三章的溶解度,要求学生进行同时改变温度、浓度等条件的析晶计算,这些习题的难度已达到高考试题水平,超越了初中学生的认识能力, 学生算不出,丧失了学习信心。

  3. 第五章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的相互关系,这段教材逻辑顺序安排不好,牵涉面过宽,而教材提供的准备知识不够,学生无法应用规律进行演绎,造成学习困难。

这三个分化点都是教科书体系没做到三序结合的结果。

从图 2-2 可以看出,教科书体系的三序结合,仅仅是一种基本的结合(第一轮结合)。原因是设计教科书体系时,只考虑教材的逻辑顺序、学生的认识顺序和该年龄段学生群体的心理发展顺序,并不能顾及每个学生认知结构的差异。所以学生学习这样的教科书,还必须经过教师进行第二轮三序结合,即在备课时将教材的逻辑顺序加以调整,设计成能为某个班级学生顺利接受的教学顺序。也就是说,教科书需要经过教师讲授或指导,学生才能完

① 董远骞:教学原理和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6 年版,第 54 页。

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