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天保改革

封建自然经济的解体、资本主义关系的成长及城乡人民反抗运动的发展,使得德川幕府和各藩的封建统治面临崩溃的前景。为了挽救垂危的封建制度,在加紧镇压人民运动的同时,幕府一再进行所谓“改革”,以图增强幕府的财政力量,限制商品流通,阻止新生的生产关系的发展和防止人民运动。

1842 年到 1843 年(天保 13~14 年)的“改革”是在幕府的“老中”水野邦忠的主持下进行的。这次“改革”涉及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各个方面,其主要内容是:第一,禁止人民习练武艺和持有武器,严禁农民结党活动,目的是防范农民暴动。第二,发布“遣返令”,强迫外出做工的农民重返农村,禁止农民流入城市当工人,限制雇工的工资。其目的在于妄图阻止新的生产关系的发展。第三,“禁止奢侈,矫正风俗”。“禁止奢侈”的目的在于断绝商品经济发展的根源;“矫正风俗”的目的在于取缔新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新的思想——“兰学”①。第四,取消城市手工业的同业公会, 向商人征收沉重的捐税,抑制物价,借以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恢复封建自然经济秩序。第五,减免大名、旗本所欠幕府的债务,或者重新贷钱给他们,以便救济日趋贫困没落的封建领主。奖励领主家臣习武,以强化封建统治者的爪牙。第六,颁布“征收土地令”,将江户、大阪周围十里内的大名与旗本的土地划为幕府领地。

这个“改革”并不是为了适应资本主义发展而对于封建制度进行的调整, 而是妄图开历史的倒车,是反动统治阶级的垂死挣扎。这次幕政“改革”因遭到幕府内部、大名和城市商人的反对,不到两年便告失败。

在幕府进行“改革”的前后,各藩也进行了“藩政改革”。在各藩的改革中,许多藩仿效幕府的做法,同样遭到失败。但是西南诸藩——长州、萨摩、佐贺和肥前所实行的改革却成功了。这是因为它们的改革基本上顺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趋势。

原来西南诸藩的商品经济和工业农业更为发达,阶级分化也更为剧烈, 农民起义、平民起义也更为频繁。同时,这里与新兴地主、商人有联系的下级武士由于接受西方思想,极力主张实行藩政改革,以促进生产的发展。在下级武士的推动及农民起义的压力下,四个藩从 1838 年起先后着手藩政改革。首先进行改革的是长州,它的改革内容有以下几点:第一,把藩的财政状况(藩主的私人用度也包括在内)都向全体藩士与人民公开,并征求改进意见。藩政的一般方针也让藩内武士自由讨论。第二,“破格用人”,广求人材。这是下级武士参加藩政的开端。第三,减轻地租,豁免荒田的地租。这促进了耕地的扩大,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当然这主要对富农有利。第四, 打击富豪,救济下级武士,禁止高利贷。第五,改革教育与军事。增设学校, 奖励西学,擢用人材。采用西洋枪炮练兵。

① 锁国以后,西方国家只有荷兰与日本有贸易关系。日本人只能通过来日的荷兰商人了解西方世界的形势及西方科学文化。所以称西方的科学文化为“兰学”。

其他西南诸藩改革内容与长州大同小异。萨摩藩在经过改革后,加强了对琉球的贸易,扩大了南部各岛的蔗糖生产。该藩在军事方面,特别在海军方面学习了西方技术。因而萨摩成为日本后来建设近代海军的基础。

在西南四藩改革中还提出“富国强兵”和“殖产兴业”的口号。

西南四藩的改革卓有成效:第一,为发展商品生产和流通打开了新局面, 维护了地主、富农和商人的利益。第二,藩的财政力量增强。第三,下级武士在藩政中的发言权扩大了。第四,在军事方面采用了西方技术,因而加强了藩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