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19 世纪中期和晚期的土耳其

(一)青年奥斯曼和立宪运动

历时半个多世纪的封建地主阶级的改革运动失败了,但它造就了一批反叛的知识分子。他们通过各种途径,如接受新式学校的教育,借留学欧洲和报刊的中介,接触了欧洲近代科学和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就其出身而言, 他们大多数来自封建官僚阶层,但他们却反映了正在成长的工商业资产阶级的要求。伊卜拉欣·邢纳西(1826~1871 年)、齐亚帕夏(1825~1880 年) 和纳米克·基马尔是这批知识分子的代表,是土耳其新文学的创始人。邢纳西是一位炮兵军官的儿子,曾在巴黎留学,参加过 1848 年革命,并把一面共和国国旗悬挂在巴黎伟人祠上。回到土耳其后,在官场受到歧视和排挤,改而从事文学和新闻事业。他从 1862 年起主编《舆论解说日报》。齐亚帕夏是海关办事员之子,读完中学后进入政府机关,任素丹的第三秘书,从事法文翻译。1867 年到 1872 年一直在欧洲过流亡生活。纳米克·基马尔在这三个人中影响最大,他是青年奥斯曼派的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他出身贵族家庭, 学过法文、波斯文和阿拉伯文,曾在奥斯曼帝国翻译室任职。他受邢纳西的影响,并与他合办《舆论解说日报》,1867 年流亡欧洲。他的剧本《祖国》在伊斯坦布尔上演,一度轰动朝野。

这批知识分子对过去的改革采取批判的态度,认为改革只是修修补补, 夺去了人民的各项旧有权利,为外国人压迫和剥削土耳其人敞开了大门,加深了奥斯曼帝国的落后。怎么办呢?他们认为,补救的办法是立宪,限制君主专制。齐亚在《梦》一书中写道:“除了俄罗斯以外,难道还有任何其他地方仍旧保留着专制政府的吗?⋯⋯既然我天朝也被视为欧洲大家庭中的一员,这就不可能使我们自己继续保留和全世界不相一致的做法。”他们从伊斯兰教义中寻找在土耳其实行“人民的主权”、“个人自由”和议会制政府的根据。基马尔特别赞赏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他认为英国的议会是“世界绝大多数不同政治原则的摇篮”和“‘不屈不挠地与当局相抗衡的舆论力量永垂不朽’的碑石”。

1865 年 6 月纳米克·基马尔和另外五个人举行会议,成立了一个秘密团体。它在宣言中写道:“个人独裁是危险的,不论统治者个人有多么高的才德。”这个组织发展很快,不久便拥有 245 名成员了。他们自称青年奥斯曼人或新奥斯曼人。他们在《舆论解说日报》上发表了一封费萨尔亲王致素丹的公开信,建议实行宪法,并大量散发。1867 年 2 月政府采取行动,逮捕流放了一批青年奥斯曼的成员,基马尔和齐亚被贬到地方上任职,随后流亡到欧洲。他们在欧洲发行《自由报》,继续宣传立宪的主张。1871 年大赦以后, 他们陆续返回土耳其,在国内从事宣传鼓动,得到了日益众多的青年军人和学生的支持。

到 70 年代中期,奥斯曼帝国的状况迅速恶化。农业歉收,财政破产,1875 年政府宣布所有欠债一律折半付息,神学院教师的津贴和学生的口粮被减少,军官和官吏的薪金不能按时发放。所有这一切引起了普遍的愤懑。1875 年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爆发了反对土耳其统治的人民起义。1876 年 5 月 22 日在伊斯坦布尔举行了反对素丹专制统治的示威游行。这次示威是由神学院学生发起的,参加的有手工业者、商人和下级官吏,总计达 4 万之众。

与青年奥斯曼人有联系的穆拉德王子和改革派首领米德哈特,利用这一局势,于 5 月 30 日发动政变,宣布废黜阿布迪拉齐兹,另立穆拉德为素丹, 称穆拉德五世。穆拉德五世登极后,从塞浦路斯召回基马尔,任命他为素丹私人秘书,任命青年奥斯曼的领导人萨杜拉为宫内大臣。但是,穆拉德五世即位不久就患了严重的精神病,所以改由其弟阿布迪尔·哈米德继位。他在即位之先,曾同意米德哈特等人提出的宪法草案。即位后任命米德哈特为总理大臣,筹备立宪。因为当时“宪法”成了人们的口头禅,是势在必行的事。12 月 23 日公布了土耳其的第一部宪法。宪法规定土耳其为君主立宪国家, 国会由两院组成,上院议员由素丹委任,为终身职,下院议员选举产生;宪法宣布帝国臣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素丹有权任命和罢免内阁大臣,统帅和指挥陆海军,召集和解散国会,宣布戒严和停止民法的效力,实质上拥有一个专制君主的一切权力。宪法还宣布土耳其语为国语,伊斯兰教为国教。这部宪法被称为米德哈特宪法。

当时,欧洲列强的代表正齐集伊斯坦布尔,举行国际会议,讨论奥斯曼帝国的巴尔干属地的自治和改革问题。素丹以颁布宪法为由,拒绝了列强提出的改革方案。1877 年 1 月 22 日,伊斯坦布尔会议毫无结果地闭幕了。

国际会议一结束,素丹便着手扑灭立宪运动。他首先放逐了齐亚和基马尔等人,2 月 5 日免除米德哈特的职务,流放国外。1878 年 2 月,素丹下令解散国会,取消米德哈特宪法。立宪运动失败了,封建专制统治恢复了。

立宪运动是一场反对专制制度的斗争,在土耳其历史上无疑具有进步意义。但是,正如青年奥斯曼人指责地主阶级改革派一样,他们所做的也是修修补补,而没有打算发动群众,从根本上推翻封建制度,因而立宪运动的失败也是不可避免的。立宪运动失败以后,青年奥斯曼人发生了分化,有的与专制制度妥协,在政府部门中找到了职业,有的在流放监禁中死去,有的徬徨失望,纳米克·基马尔在临死前的一首诗中表达了这种心情。他写道:“我们是在敌人的手里;为了真主,呵!同胞们,够了!让我们真的放弃每个人的愿望和私欲吧!”但是,青年奥斯曼人的思想启发了下一代的反对专制统治的青年。尼亚齐说,他在纳米克·基马尔的影响下,“一种如醉如痴的爱国主义,使我的心——一颗赤子之心准备奔向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