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马达加斯加的统一和改革

马达加斯加岛的居民是马尔加什人。主要是由约 5~12 世纪陆续迁入的印度尼西亚人和非洲班图人结合而成。他们共同使用马尔加什语,其中 94% 的基本词汇明显受印度尼西亚语的影响,在马尔加什语的方言中则都含有班图语词汇。

先后移入马达加斯加的各族人民居住在不同地区,组织在村社和部落之中。在社会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默里纳地区,约在 14 世纪建立了伊默里纳王国。其土地属于国王,固定给村社使用,不得出卖。社会分为三个等级。贵族称为“安德里纳”,拥有大量土地和奴隶,享有免税特权。平民称为“霍瓦”,其中农民附着于土地,手工业者和商人也受到类似的限制和压迫。奴隶称为“安德沃”,处于社会最底层,他们分为三类,一是战俘及其后代; 二是因负债、犯法而沦为奴隶的霍瓦及其后代,称“扎扎—霍瓦”,他们可以赎身;三是输入的黑奴及其后代。

到 18 世纪时,在马达加斯加的其他区域也形成了类似伊默里纳的奴隶制国家。如萨卡拉瓦人占领西部平原,建立了默伯纳和博厄尼两个王国,不断向邻居进行掠夺性远征,抢劫财富和奴隶。在中部高原建立了四个伯戚列奥人的王国。此外,南端的牧民马哈法利人和安坦罗德伊人,内陆高原的巴拉人则尚处于原始公社阶段。

尽管马达加斯加存在着分裂的王国,但它们的居民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通过联姻、迁徙、战争和交往,为逐渐形成一个统一的民族创造了条件。他们说的是不同方言的马尔加什语,他们的物质生产和风俗习惯近似一致。

农业生产是当地生产的主要部门,种植水稻、小米、山药、芋头、香蕉,使用锄头和耕牛。当地居民的房屋都是四方形的,尖顶,坐北朝南,大门开在西边。男人穿袍子,腰间缠布;妇女穿紧身衣。他们织布、打铁、编筐、制作家具和演戏都相差无几。

由于农产品的剩余和各地手工业的分工,马达加斯加的商品交换和贸易得到了发展,出现了规模不等的集市。长途贩运以牲畜和食盐为主,粮食开始输往马斯克林群岛。由于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出现了大小不一的集镇, 马任加已成为一个商业中心,不仅有本国商人,而且有东非大陆和科摩罗群岛来的商人。国内市场的形成,是促进国家统一的一个内在因素。

西方殖民主义的入侵是促进马达加斯加统一的外在因素。1500 年后,一艘葡萄牙船被风暴吹到马达加斯加岛,这是第一批抵达的欧洲人。1524 年, 两艘商船上的法国人在该岛登岸,但被击退。1640 年左右,400 名英国人企图在马达加斯加建立殖民地,后被歼灭。到 17 世纪中叶,法国企图侵占马达加斯加,作为它向印度洋扩张的基地。1643 年,法国东印度公司占领多凡堡, 并向塔马塔夫扩张,但在 1674 年被赶走。1768~1771 年,法国再度占领多凡堡,1774 年又在安通吉尔湾建立殖民据点,但先后都失败了。在此期间, 法国在该岛东岸的费内里夫、多凡堡、佛尔波因特等地掠夺木材、牲畜和奴隶。法国供给当地头人新式武器,用以猎奴。殖民主义侵略的严重威胁,增强了马尔加什人团结御敌的意识。新式武器的输入则提供了实现统一的重要手段。

18 世纪和 19 世纪之交,英法在印度洋和马达加斯加岛的激烈争夺,在伊默里纳宫廷引起很大反响,安里亚纳姆波印伊默里纳(简称纳姆波印纳) 国王(1784~1810 年)力促伊默里纳各方停止内战,建都塔那那利佛,完成了统一伊默里纳王国的任务。他去世后继位的拉达马一世(1810~1828 年) 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国王。他不但完成了全岛的大一统,而且进行了近代化的改革。

首先他着手改革军队,建立一支近代装备的常备军。军费由税收提供。富者要缴纳五分之一的财产税,一般平民要交纳十分之一的所得税。购买欧洲新式装备,聘请英法教官训练军队。依靠这支军队,完成了全岛统一,扩展国界“达到了海边”,改国名为马达加斯加。依靠这支军队从法国人手里夺回了塔马塔夫,1825 年收复了多凡堡,实现了不许欧洲人占有土地的诺言。

第二,实行开放政策,让欧洲人进入内地,准许传教士传教。他将传教士看作有技艺有才能的人,充分利用他们的技艺,并通过他们了解欧洲各国情况,熟悉欧洲近代文化。

第三,奖励教育,创办学校,提出大力创办“学校与工场的原则”。1820 年,马达加斯加创办了 23 所学校,在校学生 2300 名,其中女生为三分之一。拉达马一世还派遣贵族学生到毛里求斯和英国学习。实行文字拉丁化,发展印刷业。一些欧洲人来马达加斯加教授马尔加什人制造肥皂、硫磺、铁器和皮革,传授新的锻工和木工及欧式建筑方法。1826 年卡敏斯输入了第一台织布机,发展机器纺织工业。

第四,实行社会改革,废除奴隶制度。当时,马达加斯加不仅盛行奴隶贸易,而且奴隶还占人口的多数。例如,1828 年,塔那那利佛有 75,000 人, 其中奴隶占三分之二。为了消除奴隶制度对社会发展的阻碍,拉达马一世同

英国签订了废除奴隶贸易的条约,颁布法令废除奴隶制度。

历史学家沙皮乌在《欧洲对马达加斯加发生影响的九十六年》一书中说: “凡是拉达马认为好的,凡是能促使他的臣民进步的东西,他都整个地予以采纳。”拉达马一世的改革虽然未臻完成,但奠定了马达加斯加近代化的初步基础。在他英年早逝(36 岁)以后,拉纳瓦洛纳一世统治时期(1829~1961 年),新官僚集团出身的首相赖尼哈罗继续拉达马一世的改革政策。他加强军队建设,更新装备,建立本国的军火工业。他在法国人拉博德的帮助下, 建立了曼塔索阿工业中心。曼塔索阿位于塔那那利佛以东,有木材和矿产资源。上千名工人在这里制造枪枝、火药、军刀,生产玻璃、陶器、石灰、水泥、染料、丝织品和工具。铁矿、金矿、磷酸盐矿的开采也日益扩大。

马达加斯加的改革,也像其他东方国家的改革一样,其目的是“富国强兵”,基本上没有触动封建生产关系。虽然采用欧洲近代化工业生产技术和某些组织形式,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这种嫁接毕竟收效有限。在外国, 特别是法国 1861 年后加紧侵略的情况下,近代化不仅放慢了脚步,最后不得不流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