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埃塞俄比亚和马达加斯加的改革

(一)埃塞俄比亚西奥多二世的改革

19 世纪中叶,现代化的改革之风也吹进了非洲的文明古国——埃塞俄比亚。当时,埃塞俄比亚正处于“王子纷争年代”,实际上是一个封建割据时代。1800 年左右,全国竟同时并存六个皇帝。到了 19 世纪上半叶,绍阿、冈达尔、提格雷和戈贾姆四个地区的诸侯势力最强,割据一方,互相厮杀。同时,外部威胁也日趋严重。19 世纪,在埃塞俄比亚闭关锁国 100 年之后, 英国第一个闯了进来。1810 年英国东印度公司的索尔特窜入提格雷两次,他建议利用埃塞俄比亚的混乱局面,占领沿海地区。40 年代,在绍阿统治者萨尔·塞拉西的宫廷里,就有法国国王的代表罗歇·德里古和英国政府代表哈里斯在活动,利用分裂局面,混水摸鱼。1843 年英国驻马萨瓦的领事同当地统治者签订了“友好通商条约”,规定对英国商品只抽低额关税,并给予免税在国内销售的权利。

内忧外患,民不聊生,再一次促使这个文明古国警醒。当时在民间流传一个古老的预言:一个名叫西奥多的皇帝行将诞生,救民于水火,使埃塞俄比亚复兴,卡萨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登上历史舞台的。

卡萨(1818~1868 年)出身于冈达尔西部一个破落封建贵族家庭。自幼丧父,靠贩卖一种名叫科索的药材为生。曾被送进塔纳湖附近的一家修道院。后因修道院毁于战乱,遂投奔其叔父坎福侯爵。后来,戈贾姆的大封建主哥舒强行夺去坎福的领地,他被迫成为一伙带有绿林气息的地方武装的首领。由于社会地位比较接近,他了解农牧民的意愿。许多农牧民加入他的队伍。他不断扩充实力、训练军队,靠这支能攻善战的农民军,先后击败了冈达尔、提格雷,又征服了绍阿等地区,基本上统一了全国。1855 年,卡萨加冕称帝, 他自认身负天命,称西奥多二世,开始进行一系列旨在巩固统一,推动国家进步的改革。

西奥多二世首先采取措施削弱诸侯权力,加强中央集权。他将省区划小, 各省由皇帝任命的长官代替昔日割据一方的诸王,他们领取薪俸,不得在管区内私自占有土地和其他财源。

在埃塞俄比亚,教会占有大量土地,权势显赫。西奥多二世为了削弱教会势力,实行国教政策,清除犹太教和伊斯兰教,维护基督教唯一真神教派的正统地位,以巩固国家的统一。1856 年,他又对教会土地实行改革,规定每个教堂设两名神甫和三名祭司,分给免税土地,没收教堂的其他土地,分给纳税农民耕种。教堂其他剩余人员或去耕种非特权土地,或者去当兵。

为了发展经济,西奥多二世在即位之初就确定了休养生息的政策;要求人民恢复自己祖辈的行业,商人回店铺,农民去扶犁。他减轻农民的捐税, 废除政府官员和军队由当地农民供养的盖巴尔制。他修筑道路,包括从首都马格达拉通往冈达尔、戈贾姆的几条重要公路。他缩减妨碍国内贸易的关卡, 废除奴隶贸易,对贩卖奴隶者处以严刑,并将获得自由的奴隶送去学习生产技能。

西奥多二世为了抗击西方殖民者的入侵,力图建立一支装备新式武器、纪律严明、训练有素的军队。他除了购买欧洲的火器外,更重视引进欧洲的技术和人材,建设自己的近代化军事工业。应邀而来的有法国人、波兰人、

德国人,还有八名英国技术工人于 1866 年到达马萨瓦。他一方面给外国技术人员以优厚的报酬,另一方面让本国人员向他们学习技术,以便将来顶替外国技术人员。在欧洲技术工人的协助下,埃塞俄比亚工人铸造了 12 门青铜大炮,并在一些大炮上镌刻了工整的阿姆阿拉文。

但是,西奥多二世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发展本国近代工业的努力,终因英国发动侵略而中断,被称为“未遂的产业革命”。

西奥多二世的改革,触动了封建贵族阶级的既得利益,提格雷、戈贾姆和绍阿的封建主从 60 年代起纷纷发动反对中央政权的叛乱。英国政府对西奥多的改革采取两面政策,一方面英国人担任西奥多二世的顾问,答应派遣工匠帮助他发展军火生产;另一方面又暗中支持封建诸候。这引起了他的警惕和不满。当英国取消早已承诺的军火供应,迟迟不答复他致维多利亚女王的信件时,西奥多二世扣押并监禁了英国领事卡麦伦,给英国发动武装侵略以借口。

英国决定利用埃塞俄比亚国内封建诸侯的叛乱进行武装干涉。1867 年 10 月,英国政府派内皮尔率领 32,000 人在祖拉港登陆。提格雷、拉斯塔、戈贾姆、绍阿的封建主纷纷倒戈,致使西奥多控制的军队从七八万人减少到一万人左右。1868 年初,英军向内地推进。面对这一严峻的形势,西奥多下令焚毁冈达尔,率军撤退到马格达拉。4 月 10 日英军向马格达拉平顶山发动进攻。西奥多拼死抵抗,最后只剩下 16 名将士,他举枪自戕,宁死不屈。埃塞俄比亚人民把他看成是抵抗殖民主义侵略的民族英雄,称之为“马格达拉的雄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