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普法战争与第二帝国的崩溃

面对国内革命势力的日益增长,拿破仑三世忧心忡忡。在他看来,为了摆脱国内的困境,为了转移国内敌对阶级,特别是工人阶级的视线,打一场对外战争是一条最好的出路。皇后欧仁妮的话透露了他的动机:“如果没有战争,吾儿将不能当皇帝了。”对外战争的目标是普鲁士,这是因为:第一, 在德国统一问题上,拿破仑三世遭到了外交上的失败,大大损害了自己在法国资产阶级中间的威信。为了缓和资产阶级的反对情绪,他认为有必要通过一次战争打败普鲁士。第二,当时法国资产阶级对德国抱有很大的野心,企图夺取莱茵河左岸的土地,破坏德国的统一,以便扫清法国资产阶级称霸欧洲的障碍。拿破仑三世非常愿意满足资产阶级的这些愿望和要求,以便博得他们的欢心。

① 实际上,这个措施仍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当时为组织罢工所必需的集会自由仍付阙如。

与此同时,普鲁士统治集团也有对法作战的迫切要求。在首相俾斯麦的领导下,普鲁士通过 1864 年对丹麦的战争和 1866 年对奥地利的战争,实现了德国的初步统一,建立了北德意志联邦。南德四个邦——巴登、巴伐利亚、符腾堡和黑森——仍处于北德联邦之外,德国统一并未完成。南德四个邦之所以没有参加北德联邦,首先是由于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反对。当时法国掌握了重要的战略要地斯特拉斯堡。在这种情况下,南德是不敢加入联邦的。当然,南德置身于联邦之外,也还有其他原因。第一是巴伐利亚及符腾堡的统治集团不愿自己的主权受到限制。第二,南德诸邦的居民中间反对加入北德联邦的也不在少数,资产阶级民主派不信赖俾斯麦,害怕他的军国主义会侵害议会权利。第三,南德诸邦的工业比德意志其他诸邦的工业更为落后,对于国家统一的要求不甚强烈。南德诸邦虽然未参加联邦,但是他们在俾斯麦的劝诱下,与普鲁士订立了秘密的攻守同盟。在北德意志联邦成立后,南德陷于孤立,而且毗邻的法国又虎视眈眈,俾斯麦就是利用这个形势来劝说南德加入攻守同盟的。总之,在当时的形势下,在俾斯麦看来,只有通过一场战争打败法国,才能使得南德诸邦加入联邦,从而实现德国的最后统一。当然,俾斯麦的目的不限于完成统一,他还想通过战争掠夺法国。

从 1868 年起,双方都积极准备战争,并且为了在未来的战争中争取盟国及孤立对方而展开了紧张的外交活动。

拿破仑三世认为丹麦及奥地利都是新近被普鲁士打败的国家,于是便向这两国建议与法国成立同盟,但是丹、奥两国都害怕强大的普鲁士,不敢接受法国的建议。法国皇帝又向意大利王国递送秋波,也遭到拒绝,因为意大利人民对于拿破仑三世在 1859 年背信弃义的行为怒气未消,对于法国军队驻扎在罗马干涉意大利统一,更是愤恨不已。拿破仑的外交活动以失败而告终。

而普鲁士的外交活动却取得很大的成功。普鲁士最害怕在未来的普法战争中腹背受敌,因此它的首要任务便是争取俄国及意大利的中立。意大利很快地就作出守中立的诺言。至于俄国,则普鲁士在 1863 年波兰起义时曾当了

俄国镇压起义的帮凶,而且又向俄国保证普鲁士决不干涉俄国废除 1856 年巴黎和约中关于黑海问题的条款(俄国丧失保持黑海舰队和在黑海沿岸建造要塞的权利),因而从俄国政府方面得到关于俄国守中立的保证。

普鲁士不但完成了外交上的准备,而且在军事上也作好了准备。但是, 俾斯麦却不愿由普鲁士先放第一枪,他希望由法国首先发动战争,以便在国际上及国内造成一种印象,似乎普鲁士处在被侵略的地位,从而不仅可以在外交上占优势,而且动员军队也有所借口。

恰好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发生了,这就为俾斯麦提供一个机会。1868 年西班牙爆发革命,女王伊莎伯拉被推翻了。在俾斯麦的收买下,临时政府有意将王位送给普鲁士国王的堂兄列奥波德亲王。拿破仑三世立刻出来反对, 因为这样一来会使法国遭到两面攻击的危险。但是,俾斯麦和罗恩、毛奇等人力劝列奥波德接受这个王位,因为他们认为这样会推动法国首先挑起战争。当时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虽然表面上依从了俾斯麦,但是内心中感到忐忑不安,他劝列奥波德放弃西班牙王位。结果,列奥波德接受了这个劝告, 并通知了法国政府。因而俾斯麦的打算一时落空。

但是,拿破仑三世却错误地认为普鲁士的这个让步,是其战争无准备的表现。法国陆军大臣贝夫也很轻视普鲁士的陆军。因此,法皇决定进一步向普鲁士挑衅,以便制造战争。1870 年 7 月,法国政府命令法国大使面见普鲁

士国王,提出了令人难以接受的无理要求:普王应保证此后永远不许列奥波德接受西班牙王位。当时在埃姆斯疗养地的普王以温和的口吻予以拒绝,然后将其与法国大使会见的经过用电报通知俾斯麦,同时指示俾斯麦可以对电报内容作必要的改动,然后予以发表。俾斯麦接到电报后,与罗恩等人商议的结果,便修改了电报的内容,使其带上侮辱法国政府的口吻,以便激怒法国,促其首先宣战。

这份被修改了的电报在报纸上发表出来之后,法国政府人员为之大哗, 甚至立法团的大多数代表都感到受辱而要求宣战,他们还一致投票赞成军事拨款。7 月 14 日晚,法皇决定宣战,翌晨法军就接到动员的命令。同日晚, 普鲁士政府亦向北德联邦发出动员令。7 月 16 日南德诸邦也动员了。战争终于爆发。

由毛奇拟定的普鲁士作战计划,非常周详、具体,它预见到一切可能遇到的困难,并且拟定了克服困难的办法。法国的铁路运输能力,都调查得一清二楚,普鲁士当局发给德国军团的莱茵河与巴黎之间的地图,比法国参谋本部的地图更为准确。普鲁士为了迅速地把军队运到前线,还修筑了战略铁路。军队装备是最新式的,后勤工作安排得井井有序,对于士兵的生活照顾得也甚为周到,从肩上扛的来福枪到口袋里的手帕都准备好了。按照普鲁士军事计划,应有 38.4 万的兵力参加对法作战,并且估计法军用在战场上的兵

力不超过 25 万人。它又根据法国铁路网分布情况,估计法军一定集中在麦次及斯特拉斯堡一带。因此,普鲁士决定在开战后,动员第一军团至摩塞尔河流域,第二军团配置在莱茵河,第三军团及后备军配置在中间地带,起衔接作用。毛奇的计划以攻陷巴黎为其目标,直接的企图是粉碎敌方的陆军。

与普鲁士的切合实际的军事计划相比,法国的军事计划则显然带有主观片面性。它的最大弱点便是把法国力量估计过高,而把敌方力量估计过低。拿破仑三世估计法国可以调动 40 万兵力参战,法军可以在德军集结之前开到

前线。他认为普鲁士尚未从 1866 年的战争创伤中恢复过来,而法军的迅速进攻可以促成北德意志联邦的分裂。这些估计都是错误的。法国的军事部署只着眼于进攻,而未考虑到防御问题。

战争一开始,德国军队一切均按照计划行事,很快地有 33 万兵力投到战场。而法国方面则是一团糟:士兵找不到军官;大炮没有炮弹,马匹没有马具,运输工具更为不便;军粮供应不足;军官甚至没有必要的地图。

法军通往德国的两个门户是麦次及斯特拉斯堡这两个要塞。集中在麦次的是巴赞元帅的军队,集中在斯特拉斯堡的是麦克马洪元帅的军队,这两支军队都准备入侵德国。但是它们行军迟缓,未等集结到边境,德国军队已经迅速地侵入法国国境。德方第三军团于 8 月 6 日在伏尔特与法军发生战斗,

法军一败涂地,下阿尔萨斯省落到德军手中。德方第一、第二军团也在 8 月

6 日与巴赞部下的法军在斯皮塞伦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德军大胜,结果东部洛林省为德军占领。巴赞的法军从前线退至麦次,德方第一、第二军团跟踵追击,把麦次包围了。麦克马洪军队本想援助麦次,但是被德方第三军团截住,因而不得不折向北方,来到色当(8 月 30 日晚)。色当不久也落到德军的包围之中。9 月 2 日发生一次猛烈的战斗,12 万法军遭到惨败,色当为德军攻陷。法军有 1.7 万人死伤,其余完全被俘,其中有拿破仑三世本人。

这次德军大获全胜,决非偶然。首先这是由于德军在军队编制上的优越性,它采取严格的征兵制,有充足的后备军作为补充力量。法国虽然也采行

征兵制,但是弊病很大,富人只要出钱即可以免除兵役。第二,普鲁士军事部署周密,铁路网发达,军队调动迅速。普鲁士士兵受到长期的严格的军事训练,养成遵守纪律的习惯。相反地,法军训练不足,军官多无战斗经验, 只通军事理论。法国人民对这次战争抱旁观态度,士兵也无斗志。第三,普鲁士军事官僚机构效率高,军事计划周密,而且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的。法国官僚警察机构庞大而混乱,行政效率低下,军事准备不足。第四, 普鲁士统治集团人材济济,以俾斯麦最为出色。俾斯麦大胆敢为的气魄,灵活而泼辣的手腕,为目的而不择手段的作风,胸怀全局的胆略以及缜密而周详的心计,再辅以战略家军事家罗恩、毛奇等人的谋略,在克敌制胜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

9 月 4 日,色当惨败的消息传到巴黎,这就成为巴黎群众自发的革命行动的导火线。群众在布朗基派的带领下涌到立法团大厅,高呼:“打倒帝国!” “共和国万岁!”的口号,要求废除帝制,建立共和国。立法团里的资产阶级共和派议员当即宣布废除帝制,同时声称:要在市政厅宣布共和制,希望借此把民众调离立法团大厅。这时,布朗基分子也忙于救出被监禁在狱中的同志。利用这个间隙时间,共和派赶忙拟出了临时政府的名单,宣布临时政府的成立。参加政府的不仅有以甘必大为首的共和派,而且还有奥尔良派。天主教教权主义者特洛胥成为政府首脑,共和派的法佛尔担任外交部长,奥尔良派凯拉特利担任巴黎警察总监。工人阶级在组织上还很脆弱,缺乏革命政党的领导,工人领袖多半被囚在第二帝国的监狱中,因此,工人阶级未能阻止资产阶级夺取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