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经济变动下的阶级关系

随着资本主义关系在工农业中的生长,新兴资产阶级——手工工场主、商人包买主及富农——出现了。就是新地主,也是作为瓦解封建领主所有制的因素而出现的新生力量。新兴的资产阶级经济受到幕府统治下的封建制度的重重阻碍,也受到特权大商人的限制和压抑,因而他们对幕藩体制深为不满。新地主要求对自己的土地享有充分的所有权,要求独占农民的剩余劳动, 反对领主加给他们的年贡负担,因而也反对幕藩制,反对封建领主制度。但是,新兴资产阶级人数少,经济力量薄弱,所以他们尚未形成为独立的、强大的政治力量。

与新兴资产阶级不同,依附于幕藩的特权大商人(又称“政商”)却是一个经济力量雄厚的集团。他们勾结封建领主,通过包揽税收,享有各种专卖权,压制和排挤中小商人,发展成为大商人、大金融高利贷者和大矿场主。其中最著名的有三井、鸿池、小野和住友等。早在 18 世纪末这些特权商人就集中了巨额财富,雄视全国。据本多利明估计,1790 年,“日本财富的 15/16在商人手中,1/16 在武家手中”。雄厚的经济力量决定了他们在政治上拥有强大势力。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幕藩的财政日益拮据,将军和大名不得不向大商人借债,一个时候债务总数达黄金 6000 万两,每年利息折合大米 300 万石。有些大名因对豪商负债过多而为他们所挟制,不得不允许他们参与藩政,让其购买武士身份,给予带刀的特权。这些富商大贾尽管与封建统治阶级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且寄生在封建制度上面,和广大人民处在对立地位, 但是他们和封建统治阶级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利害冲突。将军、大名随时可以宣布债权无效,甚至捏造罪名对他们滥施刑罚,强夺他们的财产,使其失去生命财产的保障。因之,这个集团对幕藩封建统治也怀一定程度的不满。不过,由于它与封建统治阶级之间的密切关系,它不可能成为一个反对幕藩封建统治的力量。

经济变动大大影响了武士的地位。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得领主的生活更加豪奢糜烂,以致弄得财政支绌,入不敷出。同时,国家承平日久,豢养武

士成为一种无用的负担,因此许多大名不得不裁减武士的禄米①,有的减至一半。有些下级武士的生活困苦到“冬穿单衣夏穿棉,无处安身,借居陋室”

(武阳隐士语),以致被迫另谋生路。许多武士从事副业生产,在仙台藩, 几乎全部下级武士都兼营手工业。他们中间还有不少人经营商业,有的当批发行资本家。还有一些下级武士为谋生计,宁愿放弃武士籍,成为“浪人”, 设塾教书,或开业当医生,或当作家等等。武士的这种转化,也是日本武士在封建社会中的特殊地位所决定的。日本下级武士和欧洲的骑士不同,后者有封地,他们和封建领主制是共命运的;而日本下级武士没有封建领地,只有禄米把他们和封建领主制联系在一起,这就决定下级武士和领主制的关系比较脆弱。因此,一旦减少或失去禄米,他们就很容易转而从事其他职业。下级武士的这种转化,意味着他们脱离统治阶级,并且与被统治阶级共命运了。

在农村,在从农民中分化出少数地主、富农和资本家的同时,有一部分农民没落了,他们丧失了土地,沦为“水吞”、雇农、佃农,或者变成受包买主剥削的家庭手工业者、雇工等等。不过,“本百姓”在农村中仍占压倒多数,他们和“水吞”、半无产者都受到领主、新地主的剥削,过着艰苦贫困的生活。农民贫困,土地也随之贫瘠了,连年歉收,时常发生大饥馑,饿死于沟壑者动辄以万计,甚至达到数十万。

处境悲惨的广大农民,很自然地向往一种没有剥削、压迫的理想社会。他们的渴望和要求,最明显地反映在安藤昌益(1707~?年)的思想中。安藤当过医生,他关心人民的疾苦,同情人民的遭遇,憧憬一个美好的自由平等的社会。他的思想表达在他所写的《自然真营道》《统道真传》等书中。他写道:“无富无贫,无上无下;男女无上下之分;真仁存在于从事耕织之众人,不耕织而图衣食者若能得禁,则无穷民矣。”他主张彻底消灭一切剥削、压迫,消灭现在的“法的世界”,回到“自然世界”去。在他心目中, 在“自然世界”里没有人剥削人的现象,大家一律平等,自耕而食,自织而衣。他这个思想虽属空想,但是在当时有反封建的积极意义。

农民的悲惨地位,也推动他们起来反抗。到 18 世纪初期,农民起义屡次发生,平均每年要有 5 次。到 18 世纪后半期增到每年平均 15 次。到 19 世纪上期,从 1801 年到 1843 年,爆发了 320 次农民起义。这个时期发生的起义规模大,时间长,参加者达几万至几十万人。过去的农民起义者仅仅要求减轻租税,现在则提出分配土地、赶走贪官污吏等要求。

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幕府对于城市人民的剥削也加强了,加以灾荒连年,商人囤积居奇,粮价腾贵,因而平民生活每况愈下,在群众中间酝酿着深深的不满。结果,在 1837 年在大阪爆发了大盐平八郎(1794~1837 年) 所领导的起义。

19 世纪 30 年代,大富豪勾结幕府官吏任意抬高米价及物价,城市居民无法生活下去。大阪町奉行所“与力”(办理民政警务的下级警官)大盐平八郎(也是一位学者)目睹平民的惨苦遭遇,不胜悲愤,感到只有领导他们起来斗争,才是出路。1837 年 2 月 19 日,大阪的手工业者、小商人和下级武士在他的带领下起义。起义者捣毁米店、放火焚烧豪商邸宅。声势浩大的起义震动了大阪全城。起义虽然很快地就被镇压下去,但是它的意义和影响

① 武士所领的禄米原来就不多,平均收入在 35 石以下,和农民的生活水平不相上下。

是很大的。它是进步的知识分子领导城市平民推翻幕府统治的一个尝试。在它的推动下,摄津、越后、周防等地相继爆发了同样的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