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第一国际成立的经过

1862 年夏,伦敦举办世界博览会,有许多国家的工人代表参加,其中有

300 多名法国工人和 12 名德国工人,并且接受了英国工会联合会的招待。在接触中,一些国家的工人,特别是英法两国的工人痛切感到各国工人之间建立联系的必要。这便开始了各国工人代表与英国工联领袖之间的联系。

1863 年 7 月 22 日,英法工人在伦敦联合举办了一个群众大会,抗议沙皇俄国政府镇压波兰起义的野蛮行为,并且支持波兰的独立。这次大会后开始讨论成立国际工人组织的问题。四个月后,英国工会领袖乔治·奥哲尔写了一份告法国工人书,强调成立国际工人组织的重要性,其中说:“法国、意大利、德国、波兰、英国及一切愿意为了人类的幸福而合作的国家的代表集在一起罢!我们开会罢!讨论各国和平所系的大问题罢!⋯⋯”诚然,在这个文件里所提出的工人要求基本上没有超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围,如废除专制制度,建立能够“制订保护大多数人的权利而不是少数人特权的法律”的“君子和智者”的政权。关于工人利益,文件也只是提出了反映英国工联主义的要求,比如文件上说:建立各国人民之间的团结将有助于工人提高工资及阻止雇主破坏罢工①。但是这个文件反映了英国工人对无产阶级国际联系的向往及阶级团结的感情,因而具有积极的意义。

1864 年 5 月,法国工人代表托伦起草了《法国工人致英国兄弟》的答辞, 同意成立工人的国际组织,在答辞中写道:“我们必须联合起来,给后果严重的制度设置不可克服的障碍,因为这种制度正威胁着要把人类分为两大阶级——愚昧无知的百姓和脑满肠肥的显贵。我们只有团结起来才能得救!” 文件的起草人托伦等人虽然处在普鲁东思想影响之下,但是该文件也反映了对无产阶级国际团结的渴望。

接着很快地便在伦敦成立了工人国际组织的筹备委员会,参加筹备委员会的不仅有英国工联领袖,而且也有各国流亡在伦敦的工人及小资产阶级革命者。

当时,马克思正侨寓伦敦,与各国革命流亡者建立了密切的联系。筹备委员会认为马克思作为德意志革命流亡者的代表参加成立大会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决定邀请他出席成立大会。

1864 年 9 月 28 日,在伦敦圣马丁教堂召开了成立大会。大会规模宏大, 出席者不但有英国工人代表,而且也有寓居伦敦的德国、意大利、波兰、爱尔兰工人代表,以及一些小资产阶级民主人士。法国还特意派工人代表团(其中有托伦等)参加大会。马克思出席了大会,并且是主席团成员之一。大会参加者情绪高昂,演说人的话时时被掌声和欢呼声所打断。

大会通过了成立工人国际组织的决议,并且当即选出 21 人的中央委员会

(1866 年更名为总委员会),马克思当选为委员。中央委员会在 10 月初决定采用“国际工人协会”(以下简称为第一国际)作为新的国际组织的名称, 并且选出领导人员:主席、总书记、财务委员及各国通信书记,由这些人组成常务委员会。马克思当选为德国通信书记,奥哲尔当选为主席。

中央委员会在 10 月 5 日又选出一个九人专门委员会(马克思也当选为委员),由该委员会草拟新组织的纲领性文件。11 月 1 日总委员会通过的《成立宣言》及《临时章程》都是马克思执笔写的。这两个文件都体现了《共产党宣言》的主要思想。《成立宣言》是把科学共产主义原理应用到工人阶级实际斗争中的光辉范例之一。在这个文件里,马克思以英国为例说明:当政治经济统治属于资本家阶级的时候,无论是生产力的发展,抑或国民收入的增加,都不能减轻劳动人民的苦难,而且相反地加深了有产阶级和劳动群众之间的鸿沟。他指出:“土地巨头和资本巨头总是要利用他们的政治特权来

① 当时在英国工人罢工时,资本家往往从欧洲大陆招来工人,以代替罢工工人,这就破坏了英国罢工运动。

维护和永久保持他们的经济垄断的。他们不仅不会赞助劳动解放的事业,而且恰恰相反,会继续在它的道路上设置种种障碍⋯⋯”,因此马克思得出结论:“夺取政权已成为工人阶级的伟大使命”。为了达到工人在政治上、经济上解放的目的,马克思特别强调工人阶级团结一致的必要。他写道:工人们“具备了作为成功因素之一的人数;但是只有当群众组织起来并为知识所指导时,人数才能起决定胜负的作用”①。宣言最后号召各国工人展开斗争去反对那种追求罪恶的目的、玩弄民族偏见、要在掠夺性战争中浪费人民的血及财物的外交政策。

《临时章程》分为两个部分:序言和本文。在序言里指出了无产阶级的阶级任务:“工人阶级的解放必须由工人阶级自己获得”,无产阶级应当通过政治斗争夺取政权。“工人阶级的解放斗争不是要争取阶级特权和垄断权, 而是要争取平等的权利和义务,并消灭任何阶级统治”。在本文部分规定了国际工人协会的组织机构:国际代表大会每年召开一次,并选举总委员会的成员。在代表大会体会期间,由总委员会负责领导日常工作,并且在各种工人团体之间起联系作用。章程要求国际工人协会必须依靠各地现存的工人组织,而不是使自己与它们对立,必须努力把这些工人组织统一为全国性的组织,把它们统一为联盟或支部,由联盟会议或支部理事会领导。在工人组织被禁止存在的国家里,工人可以以个人资格直接向总委员会提出申请,参加国际。

为了加强第一国际的无产阶级性质,马克思坚决反对资产阶级分子加入国际,以免他们利用国际组织追求自己的目的。因此,他在章程里规定不许资产阶级政治活动家参加国际。对于各国工人阶级内部的各种派别,马克思在章程里规定:这些派别都可以加入国际。易言之,按照这个规定,英国工联主义者、法国蒲鲁东主义者都可以加入。这样规定是切合实际的,因为当时马克思主义在各国工人运动中尚未占支配地位,各国工人尚未摆脱各种小资产阶级思潮或反马克思主义的学说的影响,而这些思潮和学说之产生和流传也是受各国经济政治发展的特点所制约的,如果不许这些流派加入的话, 国际就会失去群众的性质。当然,马克思在当时并不是想保存这些流派或与它们妥协,相反地他所采取的策略是:不倦地与所有这些错误的流派学说进行理论上的斗争,以便把它们纳入统一的、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轨道上来。

这样,第一国际从存在的第一天起,就建立在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及策略的基础上,因而马克思就是第一国际的实际创始人。而且,马克思也是第一国际的真正的领导者。国际总委员会的日常工作实际上集中在常务委员会手中,马克思一开始就是常务委员会的委员,他在常务委员会里把最有觉悟的忠实于无产阶级事业的工人团结在自己的周围,并且依靠这些人实现对于第一国际的领导。马克思不倦地工作,第一国际的大多数文件出于他的手笔, 他还为每一次代表大会准备议案,慎重地挑选议案报告人。在领导国际工作时,他不断地以无产阶级的党性及纪律去教育国际的成员,并且为巩固国际的组织而进行不懈的斗争。

① 马克思:《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6 卷,第 1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