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法兰西第二帝国与巴黎公社第一节 法兰西第二帝国及其覆灭

(一)第二帝国及其危机

第二帝国时期(1852~1870 年)的法国政权是波拿巴式政权①,在这个政权下,皇帝拿破仑三世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他和他的左右手——少数冒险家政客——依靠庞大的军事官僚警察机构实行独裁统治。当时法国虽设有议会,但它只是一种装饰品,它的立法权被限制到最小的限度②。虽然实行普选制,但这是骗人的东西,整个选举过程都被操纵在政府手中,以致当选的议会议员绝大多数是皇帝的代理人。人民的自由和民主权利被剥夺得一干二净。出版自由受到很大限制,人民享受不到任何言论自由。不但劳动人民处于无权地位,而且资产阶级也基本上被排斥于政权机构之外。为了缓和法国无产阶级的不满,拿破仑三世巧妙地玩弄各种政治手腕,向工人施小恩小惠, 借以麻痹工人。尽管他剥夺了资产阶级的政治权力,但是在经济上却无微不至地照顾资产阶级的利益。对内,他大力保护、鼓励工商业;对外,他使法国参加克里木战争,以便为资产阶级开辟国外市场。总的说来,从第二帝国对内对外政策得到好处的是法国大银行家、大工厂主等大资产阶级。

在帝国政府的保护和鼓励下,法国资本主义有了迅速的发展,工业革命就是在第二帝国时期完成的。在许多企业中,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蒸汽发动机被广泛地使用,它的马力从 1852 年的 21.6 万马力增加到 1865 年的 87.8 万马力。出现了一些大规模的企业,如斯奈得冶金工厂雇用了一万左右的工人。不过,许多地区还保留中、小型企业及小手工业作坊,甚至巴黎也是如此。

在这些年里,工业技术也取得很大的成就。法国钢铁厂用煤作为燃料, 以代替木炭,并且采用了新式钢铁冶炼法。结果,钢铁产量大增,与钢铁有关的工业部门——造船业(当时已用钢铁制的轮船代替木船)蒸蒸日上。铁路铺设长度也迅速增长,从 1850 年的 3083 公里增长至 1860 年的 9525 公里, 国内铁路网基本完成。

在工业发展的基础上,这期间对外贸易额增加二倍,国内商业也日益兴隆,出现了商业史上最早的百货商店,如罗浮商店、奥—邦—马歇商店。

但是,所有这些工业企业、铁路、轮船公司及大商店等等都掌握在大股份公司手中。而这些大股份公司实际上受 183 家大银行家支配。银行家波列

尔兄弟控制了 37 家股份公司,银行家洛希尔控制了 27 家公司,马勒控制了

22 家公司。银行不但控制工业企业,而且还从事高利贷。法国银行大规模向外国放贷,牟取高额利息。银行资本这时已开始在法国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① 恩格斯指出:波拿巴式政权是披着立宪主义外衣的君主专制政权,它是在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势均力敌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如俾斯麦统治下的德国、法兰西第一帝国及第二帝国的政权都属于这个类型。见恩格斯:《论住宅问题》,第 101~104 页,人民出版社,1951。

② 根据 1852 年的宪法,立法权分属于三个机构:议会(又称立法团)、元老院及国务院。民选的议会只能对法案投票表决,而提出法案的权力属于国务院(国务院委员由皇帝任命),而修改法律的权力则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元老院。因此,议会的立法权微乎其微。而且,议会也不能公开发表它的议事记录。

伴随着资本主义发展而出现的是疯狂的投机活动、商业上的欺诈行为以及对劳动人民的敲骨吸髓。大金融资本家、大工业家不择手段地从国家公债中、从城市建设工程中捞取大量油水。皇室也插手于欺诈性的经济活动而大发横财。这些富人由于发财容易,都尽情亨乐,过着荒淫无耻、穷奢极欲的生活。

与富人成鲜明对比的是广大人民。在大资本的压迫下,小资产阶级破产者,日有所闻。大部分农民由于土地过少,又加上受高利贷者及国家的剥削

(重税),只能维持半饥半饱的生活。农村还有近三百万农业工人及短工, 他们由于没有土地而不得不靠出卖劳力过活。处境最悲惨的莫过于工人阶级。当时法国有 300 多万工人,每天工作 12 小时,甚至更长。货币工资提高了,但是物价及生活费用提高更多,因而实际工资下降了。

不过,在 1860 年以前,拿破仑三世的统治还是比较稳固的。原因有二: 第一,法国对外侵略战争的顺利进行(如克里木战争),为法国资产阶级开拓了国外市场;对内实行的鼓励和保护工商业的政策,促进了工商业的繁荣。资产阶级虽然享受不到政治权力,但是在经济上得到满足,因而对于拿破仑政权抱容忍态度。第二,法国无产阶级的力量在 1848 年 6 月起义失败后遭到严重的摧残,尚未恢复元气。而且,一部分工人在蒲鲁东主义影响下,拒绝参加政治斗争及罢工。因而工人阶级尚未构成对帝国的重大威胁。

但是,1860 年以后,第二帝国的统治开始动摇,到 60 年代末陷入严重的危机之中。这是因为不但工人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革命积极性加强了,而且资产阶级也起来反对第二帝国。

资产阶级开始反对第二帝国,是由许多因素促成的。首先,1860 年 1 月, 拿破仑三世的法国政府与英国签订了新的商约,这个商约体现了自由贸易原则,规定英法双方互相降低从对方进口的商品的关税税率。这个商约显然不利于法国的工业,因为法国工业落后于英国,它只能造成英国商品在法国大量倾销的结果。这激起了资产阶级很大的不满。其次,政府的庞大的财政赤字,也引起资产阶级的不满。法国参加克里木战争、意大利战争及侵略中国的战争,使得法国政府的财政支出大大增加,1853~1860 年的八年间,赤字达到 28.78 亿。此外,拿破仑在意大利反奥战争中背弃加富尔的行为,也引起许多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者的愤慨。面对资产阶级的反对,善于玩弄手腕的拿破仑三世便实行了让步。早在 1859 年他就对因不同政见而被逐出国外的人颁布大赦。翌年,又给予议会较多的自由,它可以批评政府,可以公开发表议会辩论的内容。出版法也放宽了。这些让步的结果是出现了由共和派、保王派及教士组成的自由联盟,并且争取在 1863 年选举中把 35 个人选进议会。在这个压力面前,拿破仑进一步让步了:他任命一位反教会的历史家维克多·杜鲁伊为教育部长。

但是,这些让步阻止不了资产阶级反对政府的浪潮。这主要与第二帝国的对外战争及外交上的失败有关。首先,60 年代法国远征墨西哥失败了,而且丧失了大量物力人力。其次是拿破仑三世在欧洲大陆上的外交遭到挫折: 法国在俾斯麦的请求下,在 1866 年的普奥战争中严守中立,而且事前俾斯麦答应在对奥战争胜利后给予法国领土报酬;但是事后俾斯麦食言了,拿破仑三世不但没有取得领土报酬,而且还坐视德国在普鲁士的领导下完成了初步统一,而德国统一对法国称霸欧洲是一个最大的威胁。对外战争及外交的失败进一步激怒了法国资产阶级,他们对政府的攻击更为大胆、更为激烈。在

这个斗争中出现了所谓第三党,主要是由温和的自由派构成,他们要求选举自由、言论自由、结社自由及成立向议会负责的内阁。

于是皇帝又让步了,在 1867~1869 年间他使议会享有充分的质询的权利,缓和了书刊检查制度,允许举行公众集会。这些让步使许多资产阶级感到满意,但是却引起不妥协的共和派的更大的反对。共和派要求推翻第二帝国,而建立一个共和国。共和派的领袖有列昂·甘必大和亨利·洛希佛。洛希佛是一位卓越的新闻记者,他在 1868 年创办了一份周报《路灯报》,向皇帝及其政府发出猛烈的攻击。因此该报大受群众欢迎,发行额非常大。同年一个审判案在法国轰动一时,受审判者是一位新闻记者,他的罪名是他为了替一个在 1851 年政变中牺牲的共和主义者(名曰波丹)树立纪念碑而发起募捐运动。为这位新闻记者作辩护的律师就是甘必大。甘必大在法庭上不仅为被告作辩护,而且还发表长篇演说,无情地谴责了第二帝国,指出它的起源就是犯罪,它的行为就是残暴,并且预言它将很快地走向灭亡。他声称:“在 12 月 2 日,在一个觊觎王位者的周围集合了法国从来不认识的人们,这些人既无才能,又无荣誉、无品位、无地位;这些是在任何时候都要组织阴谋的那种类型的人⋯⋯而就是这些人胆敢声称自己是法兰西的拯救者。”他接着便谴责这些阴谋分子所创建的政府,并且在结尾里发出了如下的震惊全国的言论:“你们这些 17 年来对法国进行绝对统治的人们听着:⋯⋯你们从来也

不敢说:‘让我们和 1789 年、1830 年和 1848 年的人们庆祝他们的胜利的日

子一样把 12 月 2 日作为一个庄严的国家纪念日来庆祝’,这就证明了你们在良心上有愧。你们拒绝庆祝的这个纪念日,我们将庆祝它。我们将在每年定期纪念那些在那一天倒下来的人,一直到这个国家重新取得自由之后,以自由、平等和博爱的名义惩办你们的罪行那一天为止。”

这项演说立即使甘必大声名大噪,并且被共和派推选为他们的领袖。他为共和党拟定了纲领,其主要内容是:要求建立一个以普选制为基础的议会共和国,教会与国家分离,教育世俗化及言论、结社的完全自由。

在 1869 年的选举中,有 90 名反对党代表当选为议员,其中包括甘必大

和洛希佛二人。面对共和派势力的增长,皇帝又让步了,以 1870 年 4 月 20 日的法令为主的一系列法令剥夺了元老院修改宪法的权力,使得议会享有更多的立法权。

但是对第二帝国构成真正威胁的是工人阶级和小资产阶级。

工人阶级到 60 年代不但恢复了元气,而且日益成长壮大。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求进行独立的政治斗争。1864 年巴黎工人发表了“六十人宣言”,宣布工人是一个单独的阶级,应该在议会里有自己的代表。第二, 工人的罢工运动有了发展,而且罢工带有鲜明的政治性质。1869 年,巴黎工会统一为“工人联合会”,团结了数十个工人组织。这样一来,罢工就成为有组织、有领导的运动了。第三,在工人中间国际团结思想和社会主义思想加强了。60 年代初法国工人开始与英国工人建立联系,并且参加了第一国际的创立。到 1870 年春,法国大多数大中城市建立了国际支部,国际会员达二十万人左右,并在巴黎、里昂、卢昂和马赛成立了四个国际支部联合会。第一国际法国支部最初虽然处在蒲鲁东主义者的影响之下,并且是脱离政治斗争及罢工运动的狭隘的团体,但是不久便从蒲鲁东主义者中间分化出左派, 而且到 60 年代末期左派蒲鲁东主义者开始领导了第一国际的巴黎组织(其中著名的人物有瓦尔兰和弗兰克尔等人)。左派虽然没有彻底摆脱蒲鲁东主义

的错误,然而他们已经开始认识到政治斗争及工人夺取政权的重要性,拥护罢工,赞成生产手段的集体所有制,在观点上逐步接近马克思主义。他们在行动上组织了大罢工及示威运动;组织工会,使工会与第一国际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左派蒲鲁东主义之出现,一则是因为在第一国际的几次大会上马克思主义者在理论上战胜了蒲鲁东主义者;二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者拉法格及杜邦对于法国蒲鲁东主义者进行了具体的帮助。在左派领导下的第一国际法国支部在工人中间大力宣传社会主义。1869 年创办了《马赛报》,它刊载了许多有社会主义色彩的社会、政治方面的论文。在文章里讨论了未来革命的任务,未来的革命政府的性质,并且已经称未来的革命政府为“公社”了。在第一国际法国支部的影响下,到 60 年代末,法国工人相信社会主义的人越来越多。当时有一个资产阶级政论家写道:“除饮食之外,还对别的事情感到兴趣的工人,十人中有九人都是社会主义者,或者是准备成为社会主义者的人。”第四,在工人中间关于夺取政权的思想开始流行,这和布朗基主义者的宣传分不开。布朗基主义者认为首要的任务是夺取政权,并且强调采取暴力手段。他们的错误在于相信少数人的密谋,不想依靠工人群众的力量。不过,到 60 年代末,他们已经开始接近工人群众了。布朗基主义者中最活跃的分子有工人出身的杜瓦尔,学生、记者出身的特里顿、里果等人。

1860 年以后,资本的集中和积聚加速进行,促成了小规模的手工业企业的破产。1867 年的经济危机加速了这个趋势。小资产阶级的不满加深了。新雅各宾派便反映了小资产阶级的情绪。新雅各宾派继承了 18 世纪末法国大革命时期的雅各宾派的传统,提出了激进的口号,要求打碎第二帝国的官僚警察机器,实行彻底的民主改革。其代表人物有德雷克吕兹,他衷心崇敬罗伯斯庇尔,要求建立一个民主的、社会的共和国,以实现人类的平等。

目睹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革命力量的增长,皇帝也被迫实行了让步, 希图借此缓和人民的不满。1862 年,政府允许法国工人代表团参加伦敦世界博览会。1864 年取消了关于禁止工人罢工的列·霞伯列法,承认工人有罢工的自由。①这样,到 60 年代末,法国已形成了共和派、新雅各宾派、第一国际法国支部的蒲鲁东主义左派和布朗基派等革命势力,任何一个偶然事件都可能触发一次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