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文明开化”和大力发展教育

文明开化是明治政府的一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国策之一,它意味着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乃至思想风尚和生活方式,以便把日本从封建社会迅速改造成资本主义社会。早在幕末,启蒙学者福泽谕吉

(1834~1901 年)就出版了几本介绍西洋文明的书籍:《西洋事情》(1866 年)、《西洋导游》(1867 年)及《西洋衣食住》(1867 年)。《西洋事情》一书问世后,立刻成为轰动一时的畅销书,短时间内就卖掉 20 万至 25 万册。

可见,在 1868 年革命前,日本人已经向往西方文明了。及后来明治政府一提出“文明开化”的口号,学习西方顿时形成一个高潮。但是在这个高潮中出现了很大的偏向——追逐西方文明的皮毛和崇洋媚外的不良倾向都发生了。有的人甚至主张取消日语,改用“文明”的英语。井上馨说过:“化我国为欧洲帝国,化我人为欧洲国民。只有如此,我帝国方能与泰西各国齐跻于同等地位。”

这种风气立即遭到日本有识之士的指责。木户孝允要求警惕这种追求时髦的倾向,他反对“装饰门面的开化”,认为日本学习西方不能脱离日本的国情。福泽谕吉指出:真正的文明开化,在于学习欧美近代的科学精神,学习其天文、物理、化学、医学、经济、哲学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

但是,为了把西方资产阶级的科学真正学到手,必须从教育入手,文明开化与教育是不可分的——对于这一点,明治元老是有清楚的认识的。伊藤博文说:为了使日本国家走上富强的道路,首先必须“启发国民多数之智法良能,而进于文明开化之域”。木户孝允说:“⋯⋯确立⋯⋯牢不可破之国基者,唯在于人,而期望人才千载相继无穷者,唯在于教育而已。”他们认为发展教育是吸收、消化和运用先进资本主义国家之科学技术及文化的最好途径。

也正因为如此,所以新政府把教育工作放在最优先的地位。尽管政府财政困窘,但却不惜把最多的资金用在学校建设上。主管教育的文部省的经费是政府部门中最多的。

新政府是把教育改革和教育建设结合进行的。幕府时代实行的是封建教育,教育非常落后,除了统治阶级中的少数人外,大多数人都是文盲。针对这种现实,明治元老们决定以西方资产阶级教育制度为榜样改革日本教育制度。

1871 年文部省派人赴欧美各国专门考察教育。翌年考察回国后,明治政府决定革除封建教育,仿照欧美实行资产阶级教育制度:建立了小学、中学、大学的完整的近代学校体制,并且确定了普及小学的原则,务期做到“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同一年文部省又宣布成立师范学校。1873 年又决定振兴实业教育,以造就科学技术的骨干力量,不但成立采矿、工业、农业、商业等实业学校,而且在中、小学里也加强技术教育。

这样,维新后建立了普通学校、师范学校及实业学校三个教育体系。 关于教育宗旨问题,一开始就在天皇近臣元田永孚为代表的守旧派与伊

藤博文为首的维新派之间发生尖锐的斗争,前者反对以西洋为榜样改革教育,认为这样会破坏东方固有道德。由于有守旧派作梗,明治元年新政府在办学宗旨中宣布以“皇学”为主、西学为辅的原则。但是在教育改革的实践中却违背了这个原则,采取了比较开明的自由主义政策,出现了新者皆模仿, 旧者皆排斥,完全摈弃日本旧道德的现象。元田等守旧派在 1879 年公开攻击这个教育方针,说什么社会道德败坏、风俗浇薄都是全盘西化的开明政策所造成的,并且要求在学校里培养学生的“仁义忠孝”的品德。结果,政府与守旧派妥协,到 80 年代开始向德国学习,提倡“国粹”。1890 年颁布“教育敕语”,把儒家的伦理标准忠孝仁义作为学生准则。此后,在各级学校中强制推行“忠君”思想教育,并且向学生灌输民族沙文主义。

但是,总的说来,明治政府的教育改革成果最为显著。一、文化知识普及于全民,国民的素质普遍提高,这在公德心等精神文明方面都有所表现。二、培养出大批科学技术人才及工商业管理人才,这对于日本从封建落后国家一跃而跻身于先进强国之林,起了无法估量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