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特定评讲内容的选择
评讲的习作无疑是这两个方面的正面或反面的典型。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首先在交给学生什么样的阅读材料方面作了精心选择。选择的标准必须是对学生的教养、教育、发展都有利,而且亦有利于评讲时的具体发挥。我选择了《人民日报》上曾登过的一则报道,其大意是这样的:
一农民的大水牛忽然发生“花草胀”,病情十分严重,凑巧乡兽医站的人又出诊去了。这急死人的事惊动了村理发店正在理发的一个顾客,他叫毛哗明,是别的县的兽医,来这里探望父亲的。闻讯后,他立即赶往现场,一边杀鸡喂牛,一边用手伸进牛肛门掏粪。半小时后,大水牛脱了险,人们才发现,毛兽医才剃了半个头。
由于材料好,要求又明确,同学们写的短评不少有出“新”之处。
张××的文章说:毛哗明面对险情,连想都没想,就赶去抢救,他这“没想”正是平时多想的结果。可见,高尚的行为,无不是平时磨炼的产物⋯⋯
周××的开头这样写道:事情竟这样的巧,牛病了兽医出诊去了,但更巧的是碰到这么一个内行的人、热心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牛都是偶然与必然的结合,如果没有毛哗明看望父亲的偶然性,那牛是必然会死的。但我们更应看到另一方面的必然性,如果没有毛的内在的助人精神,那牛能活吗?
这些观点、看法,多么辩证,多么深刻,多么别具一格!这就是我评讲的好材料。
宋××的文章大书特书要发展教育,这似乎与原材料“风马牛不相及”,这能不能作为评讲的材料?在同学们面前读,有没有副作用?我作了仔细分析:如果读前不强调其出人意料的可取之处,必然有伤习作者,同学们听了必然一笑置之;如果读后不作分析,同学们很有可能发现不了它的妙处。该文的思维过程是逆向的:牛危而找不到兽医,是因为这方面的人才少;人才少,就要培养人才;而人才的培养主要靠教育,因此要大力发展教育。见解有独到之处,可惜作者在文中把这一分析过程省去了,只是空泛呼叫要大力发展教育,这就难免有“风马牛不相及”之嫌了。我在同学们面前用的这个 “可惜”,暗含了贬褒,既肯定了习作者思维的独特性,又指出了本习作的修改方向。这无疑使学生产生较深刻的印象,收到了“出其不意”的效果。至于命题的评讲,我主要放到对有关命题的修改方面,并说明修改理由,
和师生一起去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