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关系影响到学生的个性形成

学校是以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主轴构成的社会集体。从教师对学生的关系来说,教师有一定的权威性,学生常常以教师的行为、品质作为

衡量自己的标准。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倾向于把教师的行为方式、思想方式和待人接物的态度理想化,以此作为自己的行为典范。教师影响着学生的智慧、感情和意志品质的发展,影响着他们的生活,也影响着他们个性的形成。到中、高年级,随着学生兴趣的分化,他们对同年龄人的见解和行为方式,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能够辨别。这时,他们通过各种渠道形成着自己的个性,相对地说,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理想化地位有所降低,但教师的影响作用仍然是重要的。为了指导学生个性的形成,教师必须竭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的表率”。总之,教师的任务在于指导和控制学生,使他们在掌握一定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形成一定的观点和信念,形成完美的道德品质和个性品质。完成此项任务要求教师要有完美的精神品质,以热爱教育事业的态度为基础,建立起正确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教师和学生之间才能相互尊重, 才可能在正常的教育活动中,发展学生的良好个性品质。

教师按其教育态度可分为 3 种类型:自由型、遵守规律型、过分关心型。

①自由型教师的特点是不能抑制自己,易冲动,好激动;喜欢诙谐,不愿做有决定的事情;没有领导权欲和自我扩张的心理。②遵守规律型教师的特点是,能进行严格的自我控制,尽量避免冲动行为;服从权威;对所作所为都想计划好,使工作能顺利进行;好指挥。③关心型教师的特点是,能充分认识环境的险恶;有依赖性,不愿一个人独处;是好心肠的人,恪守规则和惯例。

对各个教师工作成绩的评定,主要是依据从头一年 10 月到第二年 6 月的标准学历检查的成绩变化做出判断的。其结果是,规律型的教师获得较好的结果;关心型的教师效率则比较低下;在自由型和规律型教师之间,最民主的教师比其他教师获得了较好的结果。根据补充的材料表明,在关心型教师管理下的儿童,情绪不安定者所占比率最高,在规律型教师管理下的学生为最低。此外,对自己行为负责的儿童,在规律型的教师管理下所占比例最低, 而在自由型教师管理下则最高。

教师的讲授效果并不完全决定于教师的态度类型,也与儿童的人格特点有关。为了验证这个问题,又把儿童分为 3 种主要类型:①努力型:有强烈的自尊心和积极评价的要求,希望学校向好的方面发展,关心事业。②顺应型:在保持圆满的人际关系的同时,非常关心如何避开成人的非难。③抗争型:在斗争中具有反抗的倾向,抵抗权威,或者与权威向背而行。

研究结果表明,努力型的儿童,在任何一位教师面前其行动都是同样的; 顺应型的儿童,在带鼓舞性的自由型教师面前成绩显著地上升;抗争型的儿童在规律型教师不施加权威的情况下,表现较好,而在自由型和关心型的教师面前,表现则不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