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对自己的态度

前面说过,人是具有自我意识的。人既是思维、行动的主体,又是自己意识的客体。人对自己总是抱有这样那样的态度的。有的人自尊自强,有的人则自卑自馁;有的人谦逊谨慎,虚怀若谷,有的人则妄自尊大,目空一切。

不难看出,以上这些态度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其中一方面的态度可以影响或决定另一方面的态度。比如,一个社会责任感强烈的人,他对待事业常常是积极进取的,他对待同志常常是热诚相助的,他对待自己也常常是严格要求的。这也表明,一般说来,在个人的态度体系中,他对社会的态度常占着主导的地位。

人对某种事物的态度,是受他所持的相应的观点制约的。人对社会的态度如何,真实反映着他的人生观、世界观。因此个人对现实的态度体系,带有着明显的道德色彩。个人性格中对现实态度的那些特征,基本上也是人的精神面貌的道德特征。由此可知,当全面评价某人的性格特征时,人们总不能不带有某种伦理上的褒或贬。比如,当谈到某人性格中的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等特征时,总同时伴有赞许或颂扬的评价;相反,当谈到某人一向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等特征时,同时也伴有否定的、鄙夷的评价。在这个意义上, 青少年性格的培养和塑造,不仅是他们的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过程,也是他们思想修养不断提高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