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取乐性攻击行为

这种行为的目的是获得自己的愉快。如某小学生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看见瘸子,模仿瘸子的姿势走路,并取笑说“铁拐李来了”。某小学生看到瞎子乞丐在向路人讨钱,将一摊牛屎放在乞丐的钱罐里。某高年级小学生见低年

级儿童好玩,就以逗他们哭为乐,而施以攻击行为。这些都是取乐性攻击行为。取乐性攻击行为的根源是这些小学生共感能力较低。所谓共感能力是指从他人的观点感知某种现象或体验他人感情的能力。要提高学生的共感能力,就要加强学生的同情心、爱心。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共感能力越强, 对他人的攻击性行为就越少。抑制取乐性攻击行为的根本办法是培养学生的共感能力。许多教师引导学生开展“假如我是残疾人”、“我也是小弟弟小妹妹”等活动,组织学生慰问、援助残疾人。苏霍姆林斯基所在的巴甫雷什学校设置“受伤动物疗养室”,让小学生抚养、医疗受伤的小动物。这些都有利于小学生共感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