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对教与学的动力分析
是否“想教”与是否“想学”从根本上影响了教学质量的高低。那么是些什么原因导致了教师“不想教”与学生“不想学”呢?虽然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但我们总可以找到其中总体的规律性的东西。
为什么教师会产生“厌教”的动机和行为?我们认为,教的动力,归根到底与社会背景下的分配制度有关,被社会背景下的分配制度所制约。教师“厌教”的原因很大程度在于此。
为什么学生产生“厌学”的动机和行为?我们认为,教与学的动力都与知识的价值密切相关。知识的价值本质上由社会的分配制度决定。如果知识贬值了甚至无用了,学知识还有何用?谁还想学?
针对这两种情况,我们必须加强教育管理力度。教育管理的主要目标, 首先应该使教师“想教”,其次才是使学生“想学”。而教师教学的最终目标,无论是知识的传授,还是能力的培养,归根到底,都应该使学生保持一种“想学”的状态。在假设社会分配体制“合理”的前提下,要使教师有教的动力,必须创造一种心情舒畅、“劳而有功”的学校内部环境,使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的“奔头”;而要使学生有学的动力,必须使学生有所得,学有所乐,学有成功。
如果教师“厌教”,弃教改行,弃教经商,那么表明教失去了“动力”。产生这样有意识的行为反应,表明教师一定处在某种“缺乏”状态。如果这种情况在较大范围内存在,那一定是社会的分配体制出现了问题。几年前, 有人对上海市的中小学教师收入作过这样的调查:多年前其收入在全市十二个行业中占第五位,而调查时是倒数第一位。于是几年前,在我国的不少大中城市甚至包括一些乡村,就出现了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教师队伍大变动”。这种变动大致有三种流向:一是改行包括“下海经商”,二是被待遇相对较好的私立学校“挖走”,三是被异地公立学校公开招聘。
所以总体来讲,教师特别是从事基础教育的中小学教师,教书失去动力的根本原因就是待遇太低。就学校的“外部系统”来说,要使教师有教的动力,归根到底,必须真正提高教师的实际待遇水平。当达到“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最令人向往的职业”时,教的动力将是最大值。而学生“厌学”, 探讨起来,虽然复杂些,但本质上和知识的价值有关。
要使学生有学的动力,必须解决如下两个问题:第一,优化教育内容体制,包括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学习时间与知识量成正比,使知识量与能力值成正比;第二,优化社会分配体制,使能力值与收入量成正比,使收入量与付出的社会劳动量成正比。
总之,要使教与学都有最大的“动力”,我们的社会首先应该是一个充分利用科技进步和“能者上、庸者下”等手段来提高生产效率的社会。如果盲目地“减人增效”,而不是用最大限度调动人的积极性“增效”,那最终仍然可能导致“读书无用”的再度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