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直观的和概念的观点①

象每种科学一样,地理学的任务也是如实地理解现实,或者以认识论方式来更正确地表达、也即在我们知识的范围内尽可能地接近现实。但是,这种理解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形式。

张伯伦在他的关于康德的书中,对歌德和康德的见解作了一番富有想象力的比较。两个人都是有见解的天才,都具有对现实的非常丰富和明确的见解,但是这两个人见解的类型却完全不同。歌德的见解直接建立在感官上, 主要是视觉上,是外在的感官的见解。而康德的见解则建立在理性上,亦即基于把看到的和读过的事实通过清楚的思考联系起来,是内在的、思维的或者理性的见解。事实上这样就阐述了两种不同类型的见解。只根据感官感觉的见解和只通过思考把知道的事实联系起来的见解,显然是两个极端,这两个极端之间存在着许多中间阶段;谁要是在这方面细心地检查过自己和别人,他就会觉察到各种不同的人的见解类型有很大的区别。

感官的见解在长期被忽视以后,近代的教学法又重新特别强调它。这是有道理的!因为它是大部分人得以真正接近自然界,并获得地理教育的道路。必须重新唤醒在学校中长时期不仅没有培养还恰恰是被窒息了的能力,而且要赋与它强大的生命力。我们必须重新学习自由地观察外界,并通过眼睛吸收可靠的知识;因为只有直接感官的见解,才会给我们反映出充满活力和生动性的自然界。但是,它也有一定的界限。

一个是空间的界限。直接的感官印象只能达到我们视野所及的范围。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视野范围是很有限的,从一个高峰上或者从空中远眺,它会得到扩大,但却变得不清楚,在形状和色调方面都模糊了。不同的图景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连接起来:如果我们在一个山谷里漫游,或者乘火车沿着一条山脉走,图景就会一幅接着一幅在我们眼前出现,就象地方的风景在电影放映机里闪过。我们仿佛看见面前有一条长带,不是透视的,而是正射投影的, 一幅图接着另一幅。但是,图景的这种直接连接是例外,甚至在穿过山地的漫游中也大都是不存在的,因为我们在成大段的途程中只直接看到周围的情况。谁要是检查一下他的回忆就会发觉,他对于一个游历过的地方的直接感官回忆,是由许多单个图画拼起来的,而不是一幅连续的感官图画。

第二个界限是时间界限。感官的每个观点都和一个特定的瞬间印象联系着。但是某些地理现象,特别是天空外观和光线照射,影响着地方的情调, 它们是随时间变化的。艺术要抓住一个瞬间;而科学地理学的问题则不仅在于某个瞬间,而涉及整个时间。谁要是在一个地方生活,并且总是注视着自然界的情况,就会在头脑里留下很多图景,它们加在一起构成一个整体。谁要是只在一次旅行中一度看到一个地方,必须能够抛开瞬间的情景(因为它也许是个例外),以便得到平均的地理图景。

第三个界限是物的界限。因为大量的地理现象——不仅是精 神的,而且除阴云以外的气候事实,水的物理和化学状态,从某种意义说还有固体地

① 参照我的论文《地理观》(GeographiscbeAnschauung,1912 年《地理杂志》第 33 页以下部分)编写的。

壳的物质组成——都不能直接用眼睛感觉到,所以也不能形象地表现出来。第四个界限是心理的界限。除了少数得天独厚的直观天才,如达·芬奇

和歌德外,我们一般人把周围世界的印象摄入头脑并转变成生动的观感的能力是有限的,而把这些观感保留在记忆里的能力就更有限了。单纯建立在感官的观感上的地理教育,对大多数人来说是很不完备的。

由于这些原因,内在的理智的观感必须补充或者代替直接的感官观感。内在的理智观感是通过关于各种事实的思想贯通而取得的,这些事实则是通过观察、教材和口授汲取的。这种观感以对自然界作概念分析为前提,并对直接的感官观感所提供的事实加以思想的综合。为了留在地理学的范围内, 一方面要把属于不同自然界和不同范畴而集中在一个地点的事实重新拼合成一个整体图景;另一方面要寻求各种不同地球空间之间的关系,不论这种关系是基于同一类型或者作用,并从而把地点归纳为或大或小的地球空间。一种是直接的、形式多样和色彩丰富却往往不清晰的关于现实的图景,这种图景还要求有一种生动的富有画意的风格,歌德的风格就是这种风格的典范; 此外还有第二种图景,它色彩暗淡而形式不那么多样化,较为简单、抽象, 也比较概括,但正因此而比较一目了然,更为清楚,逻辑上更为明确,文字准确而实际,就象莱辛的文字。只有根据这种抽象理解,才有可能形成一般概念,才有可能取得演绎和归纳的逻辑方法,从而才有可能作出因果关系的解释。但是它必须防止过分严格的概念,防止概念的支离破碎,这在法学和其它某些科学也许是必要的,但运用于理解既存现实的科学却是有害的。现实既没有在自然界也没有在文化中显示出截然的差别和界限,也不遵循精确的概念和分类,现实并不会迁就过度的抽象,因为这样作会失去它的主要特点。过分精确的概念和分类会变成烦琐哲学,弊多利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