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全球人力资源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中,发展中国家拥有的竞争优势不再局限于使用廉价的、无需技能的劳动力。现在的发展趋势是:世界上,技术分布趋于平衡。虽然美国公司开拓了所有的关键技术,制定了产业标准,拥有大量的有创造力的人才,领导信息业潮流。那么信息革命是否会为美国的技术工人创造大批的工作?回答是:NO。

由于全世界转向市场经济,各国的教育水平得到稳步提高,跨国公司搞了几十年的海外培训,使全球形成了一支从金融、产品开发到建筑等领域的劳动大军。他们有能力完成原来只有西方白领工人才能完成的工作。即:无论你到亚洲的任何地方,你都可以找到当地人做你想在美国的波士顿或者日本东京做的高技术工作。英特尔公司业务经理预见:随着生产转移到海外, 越来越多的技术工作流出美国。

因为营销和创造总是热门的,斯坦福商学院或麻省理工学院的毕业生无须为工作担忧。但麻烦的是后续工作,——将设计概念转变成蓝图、编程序、做工作模型及测试成品。这些颇费精力的工作是最可节约成本的地方。以双语公司为例。当你来到北京郊区的实验室,你会看到画家、软件工程师、电脑程序员正在双语公司里紧张地为英语教学设计交互式光盘(CD—ROM)程序,并配上声音和动画。1991 年以来,双语公司已经向日本、德国的学院售出了五万套《救急英语》多媒体光盘,售价为 55 美元一套。一名操作键盘的

中国工人月工资为 75 美元,一个优秀的画家月工资为 400 美元,他们生产出来的 CD—ROM 产品成本只及美国的 1/4 到 1/10。在 CD—ROM 这样竞争激烈的行业里,成功的产品的货架寿命不到一年,所以控制成本是关键性问题。

工作人员中几乎没人会讲英语。双语教育公司写好文本,这种最需创意的工作是在台湾做的。工作的其它部分:从动画到画外音制作是在大陆完成的。周先生说:“当你具体制作软件时,80%的工作都是极其乏味的。”

看看电信业令人眼花缭乱的发展,你更能加深对跨国公司开发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源方式的理解。跨国公司为压缩成本,可以把产品搬到任何地方制造。第三世界智力的价格是有吸引力的。举例子来说,加利福尼亚一位优秀的电脑集成电路板设计师年薪 6—10 万美元,而同样优秀、价格一年却只需

大约 2.5 万美元的工程师在台湾随处皆是。在印度或中国大陆,雇佣一位高

水平的人才,或许拥有博士学位,年薪可以不到 1 万美元。将外国技术人员带入全球劳动大军的先驱们,如摩托罗拉公司、惠普公司和飞利浦电器公司, 他们在亚洲建厂主要原因是劳动力便宜。但现在许多工厂积累了足够的技能后,做着关键性的设计和工程工作。

例如摩托罗位公司,该公司在新加坡的寻呼机器件厂有 75 位当地的工程师,在那里,文字传呼机几乎完全由新加坡工业设计人员使用本国的软件开发。

惠普公司步子迈得更大,它鼓励在世界各地的每一个制造厂都成为该公司产品的全球基地。马来西亚的槟城已经成为惠普微波产品许多零件的全球生产中心,并正在接替美国帕洛阿尔托成为生产电脑硬盘驱动器的中心。在新加坡,惠普于 1970 年开办的一家组装键盘的工厂,现在已成为其喷墨式打印机的全球 R&D 和生产中心。

跨国公司的集中培训是使外国技术力量迅速上升的另一原因。马来西亚

槟城技术专科学院招收当地高中和大学毕业生,现有学生 60 名。专科学院由

57 家外国公司和政府资助,英特尔公司捐赠了一座价值 14 万美元的微处理

机实验室。摩托罗拉公司的捐款达到 32 万美元,用于开展个人电脑软件和理科学士的培训计划。Seagate 技术公司赠送了占地 2 万平方英尺,用于培训领导人员的“协作楼”和用于真空技术的绝对清洁室。

印度、中国和俄罗斯正密切关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成功。他们的学校非常重视数学等基础科学,这 3 个国家都有惊人的潜力。在这些国家中,许多人同美国人一样受过良好的科技方面的教育。他们是跨国公司下一个人力资源开发宝藏。

跨国公司认为印度拥有大量的会说英语的科技人才,在世界上仅次于美国,其中包括 10 万名软件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到本世纪末,印度工程师的数目还可以增加一倍。印度科技人才的价格令人垂涎不止,印度一名有五年经验,月收入为 800 美元的工程师就足以跨入印度中上阶层。在中国,有未被挖掘的最丰富的技术资源。据估计,中国的研究所、国有公司和大学里至少有 35 万名信息技术工程师。他们平均月工资是 105 美元。随着中国把电子、电讯和软件业列为重点发展产业,全国的大学正准备再培养成千上万名科技人才。

多国公司正在这些储量丰富的地区网罗人才。北方电讯公司刚刚在拥有10500 名学生的北京邮电大学建了一座实验室。该公司计划与教师和学生共

同开发蜂窝电话、多媒体传导装置和软件。在天津,摩托罗拉 1994 年底前招收了 3000 名工人生产半导体和电信设备。同时,刚刚在中国起步的 AT&T 计划把其分散在中国各地的通信设备厂联结起来。

当前,以上公司现在把主要精力集中到中国巨大的电信需求上。但是中国工程师在销往全世界的产品的研究和开发中,起关键作用仅是时间问题。AT&T 中国公司人力资源部主任艾伯特·徐说:“我们所有的合资企业都可以成为专业技术中心,我从来没有见过比他们更加好学的人,他们吸收所有的知识。”

再往东,在俄罗斯,美国太阳微系统公司(SunMicrosystemsInc.)和瑞典公司雇佣了成千上万名俄国人,它们对急于致富但难以驾驭的年轻一代抱着乐观态度。

在中欧,也有许多杰出的科学家,正迅速被人挖掘出来。德国的博希公司从 1993 年起一直在捷克制造发动机部件。该公司认为:捷克工程师具有他们需要的技术能力。尽管开办和培训费用增加,把汽车零件生产转移到中欧, 仍可节约 30%的费用。

这些公司在高科技方面做法也可以用到西方众多其它行业。许多专家认为:既然,高要求的工作可以包给海外工人去做。为什么不让经过特别训练的菲律宾会计为大国公司做税收申报这种烦人的工作呢?或者让外国人去做花费很大的法律调查工作?例如:使用 CD—ROM 图书馆,美国律师外国助手可以处理堆积如山的法律文书,而且收费大大低于美国收费标准。国际数据解答公司为美国的律师事务所扫描案例和客户的案卷,然后通过卫星用数字形式传送到菲律宾。那里工人将文件组织好,编好索引,这样,在美国通过电脑联网可以很容易地调用文件。国际数据解答公司在弗吉尼亚州只雇用了两名专职人员,但他们在菲律宾却用了 3000 人。十多年来,不少公司如美国航空公司和花旗银行一直把成吨的票据、信用卡收据和申请保险的表格运往

多米尼加共和国和菲律宾,雇用低工资键盘操作人员。

伴随信息高速公路的革命,这种趋势正在大大加速。工作在哪里做的确不重要,只要质量、价格、服务对头就行。肯尼思·肖特说得对。请看全球电 信 百 搭 戏 。 例 如 : 香 港 的 强 生 电 气 控 股 公 司

(JohnsonElectricHoldingsLtd.),这是一家 1.95 亿美元产值的微型电机制造商,它生产的电机用于电吹风、搅拌机,还用于门锁、挡风玻璃刷和自动窗户等自动化装置。该公司在中国南方有工厂,在香港有 R&D 基地,它与主要的汽车制造商远隔千里。但实际上,它垄断了向美国三大汽车制造商供应电子器件的市场。强生电气的总经理指着一套电视会议系统说:“我的顾客就在这里。”每天早晨,公司设计小组用两小时,面对面地与美国、欧洲的客户“会见”。设计思想从北美和欧洲的 R&D 中心传到香港,再由两百位香港工程师在工作站网络上用计算机辅助制造软件(CAD/CAM)开发电机。

电机规格被直接输入香港生产线的电脑程序。工艺过程十分流畅,因而强生公司接受构想后六个星期内,就可以将样品送到美国。为了进一步节省时间,该公司正在投入资金用更先进的电信设施来连接大陆 9000 名工人的运作。王先生说:“现在公司设在哪里并不重要,关键是成本和时间问题,我们想成为世界上最快的微电机制造公司。”

在建筑工业领域,休斯敦的凯洛格公司与墨西哥的布菲特工业公司合作建立化工精炼系统。在电脑上开发概念图后,凯洛格公司将草图传到布菲特公司,墨西哥人将草图制成详尽的蓝图。凯洛格公司的经理说:“如此安排使我们在全世界都有竞争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经验多少和工资差距在全世界趋于缩小,技术人员将处于更加平等的竞争地位。为了在发展大趋势中受益,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工人们将需要得到更为广泛的培训。

点评

降低生产成本是跨国公司积极开发全球人力资源的动力源泉。他们将烦琐的、低价值、低创意的工作转移到第三世界国家中去做。由于全世界转向市场经济,跨国公司搞了几十年的海外培训,以及各国的教育水平稳步提高, 通讯技术的发展。现在行事的基本原则是:工作在哪里做并不重要,只要质量、价格、服务对头就行。这不仅仅是制造业的行为准则,美国服务业也执相同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