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英雄出少年

1927 年,新加坡罗放申路 116 号,有一家专业经营电影业的“邵氏南洋影片厂”,不错,它就是今天名震四海的邵氏兄弟电影公司的前身。但在那个时候,它还只是个刚刚起步的小公司,放映的影片全由邵氏家族在上海开办的电影公司——天一电影公司拍摄。

南洋片厂的老板是邵氏家族的两兄弟,即老二仁枚和老六逸夫。几年前, 他们历尽辛苦来到南洋,为的是替天一公司开拓市场。当时南洋的条件十分艰苦,夏季天气炎热,蚊子又大又毒,简直无法忍受,但凭着对电影事业的执著追求,他们都坚持了下来。为了扩大业务,他们俩人组成“兄弟档”, 拉起了 6 组流动放映车,把放映机、银幕、桌椅、帐幕等器材全放到车上, 到新加坡、马来西亚的城镇、乡村巡回放映。20 年代末,马来西亚的小镇有很多华人,他们平日没有娱乐消遣的去处。邵氏兄弟的流动放映车来了,他们便蜂拥而来,享受着流动电影的兴趣。

就这样,南洋片厂在新马逐渐站稳了脚跟,先后买下了位于新加坡闹市区的美之路新娱乐剧院和曼舞罗戏院,开始建立自己的影院网络。

30 年代初期,世界性的大萧条也影响了东南亚的经济,影院的生意也没

有以前好做了。就在别的电影公司收缩经营的时候,年仅 23 岁的六弟邵逸夫大胆提出,非但不要收缩,还应趁机大胆扩大规模和声势,他建议把突破口选在开创国内的有声电影业上。于是,邵逸夫备下厚礼去拜访粤剧艺术家薛觉先生。薛觉为邵逸夫的真诚所打动。两人谈定由薛觉提供脚本,合作拍摄有声国片。

1932 年,邵氏兄弟在香港摄制成了中国第一部有声影片《白金龙》,开创了中国电影从无声进入有声的新时代。《白金龙》在国内及东南亚一带大获成功,为南洋片厂带来了相当可观的利润。邵氏兄弟借着这一机遇又成功地打入了东南亚一带的娱乐业,邵逸夫模仿上海“新世界”游乐场的经营方式,在新加坡也办起了一个“新世界”娱乐场,结果又是一炮走红。邵逸夫受此鼓舞,又接连开办了“大世界”娱乐场,“快乐世界”游乐场等。到 1941

年,邵氏兄弟已拥有 110 家影院和 9 家游乐场,可以说已颇具规模。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邵氏兄弟的产业一度遭到大破坏,许多影院和游乐场被夷为废墟。但他们毫不灰心,战后,他们立即着手恢复原有的产业,前后花了 10 年的功夫,邵氏旗下的座座影楼和娱乐场所又重新建立起来了。这时,兄弟俩重新调整了分工,由三哥邵仁枚负责新加坡的产业,六弟逸夫则专职在香港发展。这样的分工一直延续到邵仁枚去世时为止,由邵逸夫接管了全部的业务。

从 1959 年开始,邵逸夫展开了一个庞大的扩张计划,“每月一院”的速度,到处大开电影院。邵逸夫对别人打比方说,这样做如同制造厂兼设零售店,免除“中间剥削”,自然生意兴隆,事业成功。

在大张旗鼓的增开影院的同时,邵逸夫还酝酿着一个更宏伟的计划,那就是在香港建立自己的电影基地。他四处找地皮,看中了清水湾的一座半荒山岗。征得香港政府同意之后,投入 32 万港元,以极大的魄力,把整个山岗

都买了下来。随后,他再投资 70 万港元,雇用大量机械人工,削地 60 英尺, 把山岗夷为平地,筑起了一座电影城。电影城内隔音片厂、置景场棚、行政大楼、暗房、冲印所、货仓、服装道具室、放映室和生活区一应俱全。这就

是现在香港的“好莱坞”——邵氏影城。从此,一部部轰动港澳台及新马泰的巨片就从这里诞生了,有《江山美人》、《杨贵妃》、《梁山泊与祝英台》等当时横扫港澳台与东南亚的古装片,也有一拳在美国打出了 5 万个中华武术协会的首部功夫片《天下第一拳》⋯⋯林林总总,不胜枚举。邵氏公司每年拍摄 40 多部影片,其数量与美国的大制片商相比,也丝毫不让。同时,加盟邵氏公司的新人、明星、导演也不计其数,演员有林黛、李丽华、李香兰、尤敏、石英、乐蒂、张仲文、丁宁、丁红、中东厚、赵雷、张冲、洪波等名角;导演有陶秦、李翰祥、岳枫、罗臻、严俊、何梦华、宋存寿、丁善玺以及日本的中平康、岛耕二、井上梅次等名流投奔。真可谓是人才济济。顺便说一句,邵氏影城买入时的地价仅合每平方英尺 0.45 港元,而现价要超过每

平方英尺 400 港元,从地产的角度看也是一项极成功的投资。

邵逸夫从不拍文艺片,相对于艺术来说,他更看重的是票房,但这对一个商人来说是无可厚非的。他有一句名言:“如果我要拍一套纯艺术性的电影,我不敢肯定这套戏会有很多人中意看!看戏的人不多,得益的人也不多。我宁愿专心让大家都能看中意的娱乐性影片!若拍艺术片,我宁愿捐钱给香港艺术中心或支持艺术节!”

六七十年代,邵逸夫的电影事业正处于鼎盛的时期,他却毅然进入当时不被人看好的电视传播业,于 1967 年投标夺得香港首家电视台——香港无线

电台的经营权,并就任无线台董事局主席。以现在的眼光,结合到 80 年代电影业的衰落,不能不让人佩服这位老人深邃的眼光。当后来许多香港制片厂因市场萧条而关门大吉时,及时调整战略的邵逸夫已在日进斗金的电视业上如鱼得水,而且其投资领域早已扩大到地产、金融领域。美国著名财经杂志

《福布斯》估计邵氏家族在东南亚的财产达 11 亿美元。据香港的《亚洲周刊》

统计,光是邵氏在新加坡的 3 座大厦,已值 9.5 亿美元;其在香港的三家上

市公司,1989 年底的市值达 50 亿港元,按股权计算,邵逸夫个人财产占 12 亿港元。再据香港的《资本》杂志估计,按他手持上市公司股票、私人公司的盈利及他的私人物业价值来作统计,其财富约 40 亿港元。

富可敌国的邵逸夫热心公益事业,尤其注重青年教育及医疗服务。多年来,受他捐款的社会团体遍及世界各地。他对国内教育事业非常关心,1985~ 1990 年,捐给中国 47 所教育机构的款项,已逾 4 亿元。

他也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现任香港红十字会会长、香港艺术中心和艺术节主席、香港中文大学董事会董事、香港影业协会主席、香港制片人协会主席⋯⋯等多项职务。1974 年,他获得英国女王颁授的 CBE 勋衔;1997 年又获爵士勋衔,并先后获得香港大学及香港中文大学颁授的名誉博士学位。

1990 年 6 月 1 日,香港清水湾无线电视城,中国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周南,代表中国科学院和国际小行星中心,将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四颗小行星中的一颗,以邵逸夫的名字命名,并当场颁予命名证书。

“笑功闻于天下”的邵逸夫,终于会心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