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估

中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是中小学数学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根据大纲精神, 中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目的可概括为:传授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等三个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当代世界各国先后掀起了数学教育改革的浪潮,其主要

表现为:一是更新数学教学内容,二是改革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改革的基本思想是把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放到特点重要的位置上来,强调与数学知识结构化相适应的教学方法。

做为中小学教育教学的一个基础学科,数学有其独特的属性。

首先是通过数学教学要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数学中的字母与各种符号都是由具体事物抽象而来的,是非常现实的,决非是“纯粹思维的创造”。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数学产生发展的动力,同时数学又能动地作用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世界是辩证的,数学也是辩证的。因此,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当理论联系实际,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从具体事物的分析中发现数学规律,引导学生把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其次是通过数学教学要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具有严密的逻辑性。中学数学教材,采取了“形数结合”,混合编排,相对集中的编写方法,把选出的代数、几何、三角等内容和新增加的微积分等内容综合而成。既有利于数学知识的综合应用,也注意到和物理、化学等学科的配合。在数学教材中,数学概念揭示其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用语精炼准确,要使学生理解与掌握数学概念,是教学工作中一项比较困难的任务。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不仅要更好地发挥数学教材内在的逻辑性,而且要在讲解新课、解题论证以及纠正学生所犯逻辑性错误时,力求具有更大的说服力,培养学生理解事物的前因后果、找出它的来龙去脉的技能和技巧。我们知道,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是同抽象和概括能力有关的,在特殊中发现一般,在一般概念下归入特殊的事例是数学教学成功的主要条件。数学是最适宜发展严格的推理能力的学科,只有智慧的敏锐性、猜测力,再加上良好的记忆力和坚持不懈,才能使一个人在数学上有能力。

第三是通过数学教学要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应用的广泛性。当前科学发展的特征在于它们有一种更为数学化的趋势。这一情形不仅出现在物理学、天文学和化学方面,而且出现在现代生物学、考古学、医学、气象学、经济学、规划学、语言学等学科方面。数学方面和数学思维方式正到处渗透,在人类所致力的各个领域中,数学都将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

数学课堂教学评估,是教学学科评估的一个重要内容,而教学目标是数学学科评估的出发点和依据,是评估的决定因素。根据我们对学校评估理论的学习体会,以及我们的实践经验,将数学课堂教学评估指标列为:

  1. 教学目标;

  2. 内容组织;

  3. 教学方法;

  4. 教学过程;

  5. 教师主导作用;

  6. 学生主体作用;

  7. 教学效果;

  8. 教学基本功。

以此来测定教育目标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被实现的程度,以及引发教学目标所期望的学生行为的变化,找出实际工作与教育目标的吻合度,促进实际工作尽可能地逼近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