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组织机构应向公司化、集团化方向发展

我国资源采掘型企业经过改革开放,为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增强企业活力做了很多探索性工作,取得了较大成效,但目前仍未建立起适应未来市场经济的现代企业制度(即公司化制度),目前我国资源采掘型企业的组织体制从总体上说仍是生产型、单一型、封闭型,层级型和全能型的。

目前大多数资源采掘型企业仍是生产型的,即企业仍只是一个生产单位,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考核这类企业的目标仍然是单一的实物产量, 而不是利润、资金利润率及资产增值等指标,这类企业目前尚无权力也无能力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并不是真正的独立法人,不能以独立的财产对自己的经营活动负责。

目前大多数资源采掘型企业仍是单一型的,即它仅是一个单位企业,有几万至几十万职工,这么大容量的一个企业实行统一核算,统负盈亏,它既不是联合企业,也不是企业的联合,而且仅从事单一的资源性产品的生产, 整体上尚未形成资源性产品的经营和跨行业多角化经营的布局,相当一部分多种经营公司及厂、点仅停留在安置型、劳务型、依附型及自我服务型上, 这些公司规模都不太大,竞争力及抗风险能力都不强。

目前大多数资源采掘型企业仍是封闭型的,即它与外界发生关系、交换信息的边界组织很弱,表现在市场研究、信息处理、产品销售、公共关系、产品开发与研究等部门组织发育不良,功能不全,表现在企业的绝大部分产品、劳务还是通过计划为主的渠道输出的,人为地割断了与外界市场的联系, 表现在生产上是以作业计划为中心,在技术上是以质量为中心,在经营管理上是以成本为中心。

目前大多数资源采掘型企业仍是层级型的,即企业的组织机构基本上是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外形呈金字塔式,仍然以集权为主,管理幅度很宽, 组织的刚性很大,信息链很长,决策效率低,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差。

目前大多数资源采掘型企业仍是全能型的,即企业的功能网络的触角已经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不仅在企业整体上的“大而全”,还表现在二级单位的“小而全”,甚至基层大队也有自己的一套辅助生产、生活后勤服务设施。各级都在办社会,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重复配置,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投资分散,使大企业大不了,小企业小不了。在经济和生活上职工都靠在企业身上,职工失业所失去的不仅是工资收入,还有种种物质生活的便利,这是企业职工退出企业的障碍,也是新劳动行进入企业的壁垒。从上述问题分析中看出,我国大多数资源采掘型企业目前仍是计划经济

体制下的企业组织结构,无论企业推行何种企业战略,挎没有企业组织结构

的转型变性,所谓企业发展战略问题就根本提不到企业日程上来。

美国学者钱德勒的战略理论认为,企业组织结构必须服从于企业战略, 即企业制订战略在先,组织体制变革在后,但这一理论是对企业原有组织结构就是一个面对市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具有法人地位的经济实体而言的,而我国许多资源采掘型企业目前仍不是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还不,是一个真正的企业,这一理论的前提条件下成立,因此对于我国许多大型资源采掘型企业来讲在制订其战略前,首先要使企业转轨变型,使其具备进入市场、参与竞争的基本条件,然后再来制订战略,即对我国许多大型国有企业来讲是企业转轨变型在先,制订战略在后、这是作者通过对我国煤炭企业及石油企业战略研究后得出的结论。

要进行企业领导体制及组织机构的变革,首先要对资源采掘型企业的性质和任务进行分析。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我国大多数资源采掘型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为了使企业组织与变化了的环境相适应,企业的性质和任务都要发生变化。从企业的性质来看,它不再是上级行政部门或兼有行政职能的上级公司派出的管理机构,也不是一个工厂或是一个单一的公司,也不是公司的联合,我国大型资源采掘型企业应成为销售资源及其产品的跨行业、跨国经营的、在国内和国际上都有一定影响的集团公司。从企业的任务来看, 它不仅是生产资源性产品,追求实物产量,而更重要的是追求利润,追求资金利润率及资产的增值,因此,企业既可以在本地开采资源也可以在全国其他地区,甚至在国外勘探开采资源,既可以经营该资源产品,也可以经营其他产业。

鉴于资源性产品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资源采掘业还将在一定程度上继续受到国家控制,又由于目前企业盈利水平较低,要在企业一级全面进行股份制改造还有一定困难,但可以引进股份有限公司的机制、科学的组织管理制度,使企业成为国家独资的有限责任公司。

资源采掘型企业公司化改造的目标是:

  1. 将资源采掘型企业转型变性,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企业、名副其实的独立法人,以独立的财产对自己的经营活动负责,追求经济效益最优化,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

  2. 精干主体,剥离通用性较强的辅助生产单位、多种经营单位及生活后勤部门,进而剥离专业性较强的作业施工单位,尽可能让它们独立出来,并将其推向市场,增加效益。

  3. 分权分责,区分投资中心、利润中心、成本中心,作业中心,给投资中心、利润中心以较大的权力。

  4. 在总体上构筑多角化经营。集团化公司的框架,这将有利于企业第二次创业,有利于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

资源采掘型企业公司化改造可以考虑分三步进行,即:第一阶段仍维持直线职能制的组织结构,但要将通用性较强的辅助生产单位、多种经营单位与主体剥离,单独组成公司,成为独立法人;第二阶段是事业部式的组织结构,各事业部经理和职能部长部由企业的高层领导兼任,使企业领导都有实权,负有实责,这样使企业最高领导层仍掌握人事、财务及企业重大战略决策,总方针政策的制定,决定事业部发展方向,又较好地调动下属单位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独立面对市场的能力,同时也切断了企业机关职能部门对下属单位的指挥链,实现了统一指挥,体现了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则,下放

了具体日常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减轻了企业最高领导层负担;第三阶段是母子公司式组织结构,可将企业下属单位按行业不同、战略地位不同,分别归属于若干个子公司内,企业成立集团性公司、控股公司,其主要职责是:从事资产经营、投资决策,负责制订总方针、总政策、长远规划及企业章程; 确定资金投向,控制子公司的资金增减以及与其他企业的合作、联合、兼并, 协调子公司之间的相互关系;决定重要人事任命与薪金;制订年度计划、财务预决算、利润分配方案、年终经营报告;决定财务政策、工资政策及价格方针等。这一阶段将彻底切断企业职能部门对下级单位的指挥链,职能部门仅是企业最高领导层的参谋,不再对下级单位直接指挥,企业的意图通过派往卜级公司的董事去体现,这样可使管理层次减少,组织结构简单,关系明确,对环境变化能迅速做出反应,适应能力强。但这一方案需要国家改革资源采掘行业的管理体制,改善行业的外部环境,企业也需要有一批经济管理、经济分析、跨国经营、市场营销、外经外贸人才,要有精通财务分析及管理的专家,需要一批经理人才和“懂事”的董事。

以上三个阶段的差异是分权的程度和控制方式不同,即由集权制→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分权制。企业职能部门作用不同,与下属单位的关系不同, 工作重点不同,即企业由资源性半成品生产→资源性产品及相关产品的生产经营→资产经营和控股。另外,三个阶段的多角化经营结构比例不同,实体剥离程度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