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疑吸引式

指教师在教学中有目的、有方向、蕴含有引力的思维引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有意创设问题的情境,是打开学生心灵之扉, 促使他们开动脑筋的一把“金钥匙”。

宋朝学者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需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见长进。”(朱熹《学规类编》)“疑”是探究知识的起点。教师的责任在于:

  1. 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独立思考和独立行动的人。

  2. 启发学生“于无疑处生疑”。这就能开拓思想,启发学生多想、深思,培养探索问题的能力。它是从问题入手,引起悬念,意欲让学生博中寻觅问题的“归宿”和“落脚点”。在知识的重点、知识的联系、学生的思维发展上均可应用。如,在课题上设疑:在学习能被

    2.5 整除的数时,教师首先让学生随便说出一些数,教师都能迅速判断能被几整除,学生验算后深惊奇,接着教师出示一组数问:“谁能很快答出能被 2.5 整除的数各是哪个? 怎样判断一个数能被另一个数整除呢?他们具有哪些特征?⋯⋯。这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内容”。这样导入新课,可使课题跃然而出,吸引学生积极思考,去寻找问题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