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动作式

指教师适时运用恰当的表情、动作和语言艺术而达到“意会”、“传神”、“移情”的潜在启发引导,使学生逼真掌握知识,在思想情感上受到感染。为什么幼儿园儿童愿意跟具有音乐素质、性格开朗、活泼好动的青年女教师学习呢?就是因为她们声音清脆、甜润、悦耳动听、眉清目秀、仪表端庄、动作逼真形象,而且年龄、兴趣的差距较小,并有某些共同语言,其道理不言而喻。由于语言艺术和表情动作给人以美的享受。所以教师应充分发挥、合理地运用其功能作用,给学习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之感,去叩击学生的心弦,使其产生学习动力,以利智慧潜能的充分发挥。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启发教学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这些启发形式既可单独使用,又可结合使用,而不管运用哪种形式,都必须从实际出发,既从教材本身知识特点出发,又从教材理解能力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不能搞形式主义。

提高教学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不在于教师讲深讲透,也不在于教师对学生练习作过细指导。长期以来,人们总认为教师的讲课越透彻周祥,对学生的指导越具体,学生就会学得越好。可是许多教师的实验结果跟上述见解正好相反。教师讲授的知识“太清楚”教师的“心太好”,有时会走向反面, 而看似“粗枝大叶”的自学和研讨教学,在一定条件下,反而会取得理想的效果。这是什么道理呢?学生的学习过程虽然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和实践过程,但无论这个过程如何特殊,学生总是认识的主体,他们的认识活动只能通过他自己的实践和感知在他自己的头脑里进行,旁人是谁也代表不了的。教师讲授面面俱到,实质上是以教师的认识结果,取代了学生自己的认识过程。教师指导方式不同,而学习效果差异悬殊。如果教师包办一切,不管学生的思维趋势如何,非得按教师讲解的思路走不可,这样,教师的主动性就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性,也就失去了指导的作用。而经过学生自学和研讨会猎取知识,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信息传递是多向的,训练的结果则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而且发展了智能,教学呈现出多面的“立体化”结构。端正教学思想和树立科学的指导方式,是改革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启发式教学在经历数十年的教育发展和实践的锤炼中,充分显示其旺盛

的生命力而长久不衰,并以其特有的魅力赢得世人的赞誉,对于“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施教之功,贵在引导”等启发式教学观点已被人们普遍认识,如能较好地掌握并熟练运用常见的启发式教学形式进行施教,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高,课堂教学必将出现一种不可抵抗的吸引力、魔术般的诱惑力,成为学生求知欲渴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