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教学群体

群体、集体活动是交往活动的基础。为了发挥交往的教育潜力,教师还要注意对集体的研究,优化群体的环境使其各个成员都得到发展,因为儿童青少年的个性发展需要一定的外部环境和条件。

师生交往的关系往往不是一对一的,在大多数情况下,教师面对的是集体,或是一个群体。群体也还有正式的与非正式的。就是在师生一对一交往中也要注意,某个学生在某个群体中也许充当着某种角色。通常所谓的“小领袖”,和表现差的学生,他们在群体中的影响力是很大的,老师要处理好与这类学生的关系。这种在群体中充当某种角色的成员,他的言论、行为、倾向往往不是代表他们个人,而带有特定的群体的意识,因此教师就要了解这种角色成员所处的群体环境背景,因势利导,教师与个别学生的对立,有时会出现“波纹现象”(即波未平一波又起),教师要慎重对待,不能简单处置。认识和掌握群体活动规律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群体的形成往往与成员的价值观、兴趣倾向或个性特点有关。群体一旦出现就形成某种内聚力,产生一些规则与规范,成为群体成员必须遵守的准则。对此教师不能简单斥之为“哥儿们的义气”。群体成员间的心理相容, 进而形成一定的群体文化,它涉及价值观、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与行为方式, 由此对儿童青少年发展有正向的或反向的影响,教师要有判断力,恰如其分地引导。对正式群体及班集体,都是应当提出恰当的奋斗目标,制定出符合实际的法则与规范,开展激发儿童青少年积极向上,有益于他们身心发展的活动,以形成一种团结、和谐、向上的优化群体环境。

师生关系往往表现为教师集体与学生集体的关系,实际上形成二种文化

——即教师文化与学生文化,分别代表了二个不同的世界:教师集体代表了成人世界,学生集体代表儿童青少年世界。这二种文化有一致的地方,但有很大差异,如价值观的不一致就很突出。在学校教学中,教师学生一系列矛盾冲突往往由此而来,这就要求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育是对人的塑造, 儿童青少年是靠教育来塑造的,这种塑造工作不能脱离儿童青少年的经验, “塑造”更不能凭个人的好恶行事,教师应当用人类优秀文化去塑造儿童青少年的心灵。教师自身的人格是教学力量的真正源泉。

一个学校的校风——包括教风与学风,是学校文化的一部分;良好的校风起一种无形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教书育人是教育行为,它不仅是教师单个人的个别行动,而且是教师集体的行为。形成一个强有力的教师集体是至关重要的,教书育人这一教育行为的主体应当是教师个人与集体的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