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育人的教学策略一、教书育人与读书做人

教书育人是教育的一个古老课题,今天应赋予其新的时代精神。传统教

育历来都靠传授书本知识为主,对书的理解也往往局限在书本知识上,把教育等同于传授知识,这种观点有片面性,现在应对“教书育人”中的“书” 作出新的解释。“书”也可以理解为社会生活,其中包括学校生活。这同当代课程论发展是一致的。现代课程有三类,一类是课堂学习的,一类是课外活动的,第三类叫潜在课程,“它反映在师生之间的相互作用之中。这种潜在课程隐含于我们在校内所作的事情之中,它可能被学习得很好,并且比明显的课程的明确目标显得更为长久”。可见现代学校的老师应当注意学校课内外、生活中的一切教育因素,其中包括自身的人格对学生的一切教育因素。其中包括自身的人格对学生的明显的潜在影响。教育在于潜移默化。

教书育人是一种教学行为,其行为主体显然是教师,因而教书育人是单向引导,有一定的局限性,不符合现代所谓“双向疏导”的原则。“教书育人”如果配之以“读书做人”,教育效果就会好得多,因为这样师生双方就可以有一个共同的坐标。“读书做人”不仅是学生说的,而且也是对老师说的,推而言之,每个人学会“读书做人”是一辈子的事。其实“教书育人” 就是老师既教会学生读书又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学会读书与做人不能分,正像教书育人不能分一样。“读书做人”易于为学生所接受,而对教师来说, 要使学生学会读书做人,自己首先要身体力行,而后才能真正教书育人,否则把教书育人变成以教育自居的单向引导,是收不到教育效果的。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学会了读书做人才能教书育人。

教书育人,首先应在引导儿童、青少年从小学会读书做人上下功夫,而读书做人中,做人又是关键。引导学生学会做人不能满足于向学生提出一些高层次口号和要求、因为这样有可能脱离实际,学会做人要从儿童青少年的切身利益和和需要出发,这样就较易为他们所接受。人生三件大事:爱情、事业、交往,这三者的和谐发展,可作为引导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参照

指标。目前我们的教育除了传授书本知识外,思想教育中很少有这三方面的内容。殊不知这三者在人的一生中有多么重要:爱情是人生最严格的考验, 可我们的学校却缺乏这方面的系统教育,尽管有的学校开始进行性知识的教育,但缺乏性理论的教育,这就难怪出现早恋现象;事业——职业理想是联结个人与社会的中介,它对处理好个人的发展与群众、集体、社会的关系至关重要,可我们的学校教育中却缺乏职业定向教育,把升学看作唯一出路, 一旦升学无望,觉得什么都没有了——甚至怀疑人生价值、失去人的尊严而产生迷惘;至于交往,对一个人的成长太重要了。

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搞好教书育人工作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搞好“教书育人”工作的前提是端正教育思想,必须进一步明确新的人才观、质量观和学生观。

  2. 教师应努力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水平、政治思想素质和教学业务能力,注意发挥教师人格的力量、榜样的力量在学生中的巨大教育作用。

  3. 学校应为教师搞好教书育人的工作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形成教书育人良好风气。

  4. 加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协调和配合,提高教书育人的整体效益。

  5. 对“教书育人”问题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以提高“教书育人”实践水平和自觉性。

总之,要树立这样一个信念:即我们是可在教书育人的工作上有所作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