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策略的变通与运用

教学策略在实施过程中往往视具体的教学情境进行调整,这就是教学策略的变通性。教学策略的规定性和变通性是辩证统一的,均以实现最终教学目标为宗旨。教学策略应该是一个动态可调的结构,如果教学策略变化过大, 往往顾此失彼,从而偏离目标;而它缺乏可变、可调性,便不成其为策略。

传统教育常常忽视教学策略的变通性,脱离具体的教学情境而强调整齐划一,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下降。

学习理论研究表明:学习具有极大的差异性,利于某一学生学习的教学策略对其他学生却未必适用。因此,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对个性差异和学习个别化的研究成果,使得“个别教学”几乎成了本世纪六十年代教育改革的主题,并成为七十年代“最受重视的一项教育工作”。

教学策略必须根据学生的学习准备、认知策略、学习速度、成功期望以及学习技能等方面的个别差异来作出相应的变化和调整,以适应在群体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的需要。群体教学不会给同一班级内的所有学生提供均等的学习机会,我们所追求的是在群体教学中给每个学生提供尽可能多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使教学适合学生的学习过程结构。所以布卢姆认为,教学的艺术就在于分析学生所掌握的部分,并把它们排成最适当的学习步骤, 以同学生的学习过程结构相一致。

在群体教学中利用策略的变通性实现对学生的个别指导,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现有的学习理论和教学研究成果,要及时调节和优化教学策略并变通运用于实际教学过程中,真正达到因材施教、提高效果的目的, 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