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审计计划的编制

  1. 在编制审计计划前,注册会计师应当了解被审计单位的以下情况,并考虑其在预备调查阶段的工作结果,据以确定可能影响会计报表的重要事项:
  1. 年度会计报表及其明细资料;

  2. 合同、协议、章程、营业执照等法律性文件;

  3. 重要会议记录;

  4. 相关内部控制制度;

  5. 其他与编制审计计划相关的重要情况。

    1. 在编制审计计划前,注册会计师应当查阅上一年度审计档案,

关注以下事项,并考虑其对本期审计工作的影响:

  1. 上一年度的审计意见类型;

  2. 上一年度的审计计划及审计总结;

  3. 上一年度的重要审计调整事项;

  4. 上一年度的或有损失;

  5. 上一年度的管理建议要点;

  6. 上一年度的其他有关重要事项。

如初次接受委托,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是否向前任注册会计师查询审计工作底稿。

  1. 在编制审计计划时,注册会计师应当特别考虑以下因素:
  1. 委托目的、审计范围及审计责任;

  2. 被审计单位的经营规模及其业务复杂程度;

  3. 被审计单位以前年度的审计情况;

  4. 被审计单位在审计年度内内部管理的变化及其对审计的影响;

  5. 被审计单位的持续经营能力;

  6. 经济形势及行业政策的变化对被审计单位的影响;

  7. 关联者及其交易;

  8. 国家新近颁发的有关法规对审计工作产生的影响;

  9. 被审计单位会计政策的选用及其变更;

  10. 对专家、内部审计人员及其他审计人员工作的利用;

  11. 审计小组成员的业务能力、审计经历和对被审计单位情况的了解程度。

    1. 在编制审计计划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重要性和审计风险进行适当评估。

重要性是指会计报表整体或个别项目存在错报和漏报而可能对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产生不良影响的程度。重要性是个相对概念,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作出专业判断。通常,一个会计报表项目是否重要,可根据其对净利润、营业收入、净资产或总资产的影响程度来判断。

审计风险是指当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经过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风险。通常,审计风险包括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注册会计师在编制审计计划时,应当予以充分关注。

  1. 注册会计师一般应编制总体审计计划和具体审计计划。总体审计计划是对审计的预期范围和实施方式所作的规划,是注册会计师从接受委托到出具审计报告整个过程基本工作内容的综合规划。具体审计计划是依据总体审计计划制定的,对实施总体审计计划所需要的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所作的详细规划与说明。

2.451 总体审计计划一般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1. 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

主要包括被审计单位所属行业及经营特点;被审计单位的历史沿革、业务性质、组织结构、经营规模、经营情况及经营风险;财务会计机构及其工作组织;重大会计政策的选用及其变动情况;以前年度审计情况等。

  1. 审计目的、审计范围及审计策略

审计目的是对被审计单位年度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及会计处理

方法的一贯性发表审计意见。

审计范围一般应限于约定的会计报表报告期内的有关事项,但凡与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有关和可能对注册会计师作出专业判断产生影响的所有方面,均属于审计范围。

审计策略是注册会计师根据确定的审计范围,选择能够达到审计目的而应当实施的最有效审计程序的基本思路和组织方式。例如,根据对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的了解、内部控制制度和审计风险的初步评估,决定是否进行符合性测试;决定实质性测试是按业务循环测试,还是按会计报表项目顺序测试;根据重要性原则,决定子公司和联营公司的审计方式是采用重点审计,还是采用一般审计、审阅或会计报表分析;审计如何同评估协调;在审计合并会计报表时,如何进行分工与组织;是否实施预审等等。

  1. 重要会计问题及重点审计领域

通过对会计报表的分析性测试、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和审计风险的初步评估,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计划中应运用其专业判断和审计经验, 确定被审计单位的重要会计问题及重点审计领域。确定重点审计领域,实质上是鉴别各类经济业务和各会计报表项目的重要性。重点审计领域通常包括须经管理当局主观判断的会计事项(如存货计价方法的变更);有异常波动的会计报表项目;相关内部控制制度非常薄弱的会计报表项目;对会计报表整体反映产生直接且重大影响的会计报表项目;会计报表截止日前后发生的大额或异常经济业务;长期挂帐项目(如逾期应收款项、呆滞存货等);与关联者的业务往来等。

  1. 审计工作进度及时间、费用预算

注册会计师应对各种审计程序的实施时间及进度作出规划。特别要明确有时间限制的审计程序(如存货监盘、函证等)何时实施。同时,对审计全过程各级别审计人员所需的工作时间应作出合理预计,并按照有关收费标准,确定应予收取的审计费用。

  1. 审计小组组成及人员分工要求

在确定审计小组成员,特别是确定项目负责人、签字注册会计师时, 应充分考虑其审计经验、胜任能力及独立性,并根据各自特长合理分工。

  1. 重要性水平的确定及审计风险的评估

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被审计单位的行业类别、经营性质、营运状况等具体情况,运用其专业判断和审计经验,选择净利润、营业收入、净资产或总资产等作为计量基础,确定重要性总体水平,并分配于各会计报表项目。重要性水平通常表示为净利润、营业收入、净资产或总资产的一定百分比,并据此确定重要性的金额。

注册会计师还应根据已了解的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和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初步评价,对审计风险作出评估。

  1. 对专家、内部审计人员及其他审计人员工作的利用

当注册会计师需要利用专家或被审计单位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时,应当考虑其独立性和专业胜任能力,并对其工作作出合理安排。

与其他会计师事务所合作审计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就如何分工、协调和配合等事宜作出规划。

  1. 其他有关内容

2.452 具体审计计划一般通过审计程序表予以体现,应当包括各具

体审计项目的以下基本内容:

  1. 审计目标

年度会计报表的审计目的是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及会计处理方法的一贯性发表审计意见。这一审计目的是建立在具体审计目标实现的基础之上的。具体审计目标包括记录完整性、资产负债存在性、计价准确性、所有权归属性、披露充分性。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具体审计目标,确定合理有效的审计程序。

  1. 审计程序

审计程序包括符合性测试程序和实质性测试程序。在制定具体审计计划时,通常采用常规程序。当常规程序无法达到审计目标时,应采用替代程序或补充程序。常规程序是指根据审计准则的要求和符合性测试的结果确定的必须实施的审计程序(详见本指南第三部分);补充程序是当实施常规程序无法达到审计目标时,应当追加的审计程序,替代程序是指实施常规程序和补充程序后仍无法达到审计目标时所实施的其他替代审计程序,如对应收帐款采用发函询证程序无法确认时,可采用检查相关销售业务的原始凭证及期后收款情况等审计程序予以替代。

  1. 执行人及执行日期

  2. 审计工作底稿的索引号

  3. 其他有关内容

2.46 审计计划的繁简程度取决于被审计单位的经营规模、业务的复杂程度以及审计目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