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吴璘(附 吴挺、吴曦) 吴璘
吴璘(1102—1167),字唐卿,吴玠弟。北宋末从军。建炎二年(1128) 从吴玠镇压史斌,以功升永兴军路书写机宜文字。建炎三年十一月,川陕宣
①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 195,绍兴三十一年十二月庚子;《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卷 19《十三处战功》。
①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 200,绍兴三十二年六月庚午。
抚处置使张浚任命吴玠为统制,吴璘以未入品的进武副尉“掌帐前亲兵”①, 后随兄吴玠参加“富平之战”。绍兴元年五月,击败金军第一次进攻和尚原的战斗,已以功屡迁为秦凤路兵马都钤辖、统制和尚原军马,成为中级武官。十月,参与“和尚原之战”,吴璘以功升泾原路马步军副总管,绍兴三年, 又以凤翔抗金战功升秦州知州、兼节制阶、文州军马。绍兴四年三月,参与“仙人关(杀金坪)之战”,以功升熙河路经略安抚使、熙州(今甘肃临洮) 知州、统制关外军马,仍节制阶、文州军马。
绍兴五年十二月,吴玠所部编为右护军,吴璘任统制。绍兴七年,升兼陕西诸路都统制。行营护军常例不设都统制,右护军由四川宣抚使吴玠直接统辖。绍兴九年春,吴玠病重,无力统辖军队,任命吴璘为都统制以统辖右护军。六月,吴玠病死,吴璘遂成为右护军最高长官。当时宋金议和,金归还陕西,吴璘兼任秦凤路经略安抚使、马步军都总管、秦州知州,吴璘认为此次和议不稳固,为防金朝反复无常,只以牙校三队前往秦州,主力仍固守原地。次年五月,金毁约攻入陕西,占领永兴军等地,右护军近一半因出戍而被隔绝在陕北,吴璘被任命为同节制陕西诸路军马以统领陕西宋军抗金。六月,几乎与东线刘锜保卫顺昌之战的同时,吴璘与杨政、郭浩等与西线金军主将撤离喝大战于凤翔、扶风,宋军攻占扶风,又大败撒离喝于凤翔城西百通坊,隔在陕北的右护军得以撤回川陕边境。九月,吴璘以功建节,领镇西军节度使。绍兴十一年九月,吴璘又攻占秦州,大败金兵于秦州北的剡家湾,收复陕北一些州县,声振关中,宋金订立绍兴和议,吴璘奉命退兵,新复诸地重又划归金朝。
绍兴十二年,吴璘改任阶、成、岷、凤州经略使,屯驻兴州(今略阳)。绍兴十四年,划分利州路为东、西两路,吴璘任利州西路安抚使,置司兴州。绍兴十七年,行营护军中仅存的右护军改制为兴州御前诸军,吴璘任都统制, 兼兴州知州、利州西路安抚使。“时和议方坚,王(吴璘)独严备,日为敌至之虞”①。绍兴二十一年,升太尉。绍兴二十六年,升开府仪同三司为使相, 职务官称因而也改为“领兴州驻札御前诸军都统制职事,改判兴州。渡江以来,未有使相为都统制者,⋯⋯故改命之”②。
绍兴三十一年五月,面对金帝完颜亮发动侵宋战争的形势,吴璘被任命为四川宣抚使,置司兴州。九月,金军游骑侵扰四川边境,有病在身的吴璘随即乘肩舆上仙人关,准备抗击大举进犯的金军。十月,吴璘又兼领陕西、河东招讨使,因病回兴州,由于形势严峻,只得再次扶病上仙人关指挥抗金战争,吴璘部将们先后攻占陇州(今甘肃陇县)、洮州(今临潭)、兰州、原州(今临泾)等大片地区,吴璘也数次亲临前线督战。南宋东西两线依靠年老有病的刘锜和吴璘指挥作战。同年十二月“诏吴璘班师,⋯⋯(吴璘) 知朝论主和,于是弃德顺军,仓卒引退,金乘其后,正兵三万,得还者璘仅七千人,偏裨将佐所存无几”③。
乾道元年(1165)五月,吴璘升太傅,封新安郡王,仍任四川宣抚使, 改为判兴元府(今陕西汉中)。次年八月,又改为判兴州。乾道三年(1167)
①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 29,建炎三年十一月。
① 王曮:《吴武顺王璘安民保蜀定功同德之碑》,《琬琰集删存》卷 1。
② 《宋史》卷 366《吴璘传》。
四月,再任光元府知府,兼利州路安抚使。五月,吴璘病死,终年 66 岁,追封信王,谥武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