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世忠

韩世忠(1089—1151),字良臣,延安(一说绥德)人。18 岁时应募为本州敢勇乡兵。崇宁四年(1105),延州乡兵奉调为党万部属,参与进攻西夏银州(今陕西米脂西北),后从党万战于嵩平岭,以功补一资。后又从刘延庆征战有功,“始补守缺进义副尉”①,开始成为无品的小军官。

宣和二年(1120),浙西方腊起义,宋朝廷调集西北军前往镇压,韩世忠率所部敢勇士 50 人随征。宣和三年二月,随王渊攻克杭州;四月,韩世忠擒获方腊,但为辛兴宗掠为己功,后经杨维忠申述,超转承节郎,升为入品的小武官。

宣和四年二月,宋朝应宋金“海上之盟”,派童贯统兵攻辽南京(今北京),韩世忠从征。后随王渊镇压大名起义军;又从梁方平先后镇压尉氏(今属河南)杨天王、沂州(今山东临沂)徐进,以及高托山、贾进等多支起义军,以功升武节郎,进入中级武官行列。

靖康元年(1126)正月,从梁方平守濬州(今河南浚县)黄河桥以抗击金军,梁方平军溃逃,韩世忠奋战突围,焚桥后退往京城开封。金军围攻京城时,韩世忠升任统领,参与守卫京城。二月,宋钦宗答应割让三镇,金军撤围退兵,王渊任河北总管,韩世忠任先锋统制。六月,李纲任河东、河北宣抚使,出援太原,时韩世忠戍大名,奉李纲(《宋史》本传作宣抚副使李弥大)命讨伐叛军,以功升领单州团练使,屯驻滹沱河。时王渊守赵州(今河北赵县),韩世忠前往协助王渊抗击金兵,以功升领防御使。韩世忠率部回大名,总管赵野任命韩世忠为前军统制。靖康二年康王赵构到达济州(今山东巨野),随行的大臣们劝赵构即位,重建宋朝,韩世忠也率所部到达济州,加入拥戴赵构为帝的行列。四月,韩世忠部将杨进击退侵犯南京应天府

(今河南商丘)的金军,韩世忠扈从康王赵构到达南京。

建炎元年(1227)五月初一日,康王赵构即帝位,韩世忠升领观察使、带御器械。南宋创设御营使以统率扈从诸军,以王渊为都统制,刘光世为提举一行事务,张俊任前军统制,韩世忠任左军统制,刘、张、韩即南宋“中兴四将”中的三将,成为宋高宗赖以起家的基本军事力量。八月,韩世忠以讨伐单州(今山东单县)鱼台、黎驿叛军,以功升领定国军承宣使,进入高级武官行列。

① 《宋史》卷 369《张俊传》及《传论》。

① 赵雄:《韩忠武王世忠兴佐命定国元勋之碑》,《琬琰集删存》卷 1。

建炎二年(金天会六年,1228)正月,韩世忠率部随宋高宗到达扬州, 收编流散兵士万人。韩世忠率部至西京洛阳,袭击金左监军完颜希尹失利, 收余部数千人回扬州。升领鄜延路副总管、加平寇左将军,屯守淮阳(今江苏邳县西南)。

建炎三年(1229)正月,金左副元帅宗翰攻占徐州,派完颜拔离速、马五等率军万人直奔扬州,而自以主力攻韩世忠。韩世忠兵败溃散,退往海边盐城,金军追袭部队长驱南下,宋高宗仓促从扬州渡江逃往镇江。

二月,宋高宗到达杭州。三月,发生苗傅、刘正彦兵变,宋高宗被迫退位,以年仅 3 岁的皇子赵旉即位,隆祐太后孟氏(原哲宗废后)垂帘听政。韩世忠自盐城收集散卒数千人,乘海船到达常熟,得知苗、刘兵变,赶往平江(今苏州)。张俊又借刘宝所部 2000 人给韩世忠,韩世忠遂率所部赴往杭州。韩世忠到达秀州(今浙江嘉兴),韩世忠妻梁氏自杭州乘马奔至秀州, 传达孟太后口谕,要韩世忠前往救驾。四月初,勤王各军张俊、刘光世等部, 云集秀州。宋高宗在外援的支持下复位,韩世忠、张俊、刘光世军进入杭州, 韩世忠以功建节,领武胜军节度使,任御营左军都统制,兼任江、浙制置使, 擒苗傅、刘正彦,七月,以功进领武胜军、昭庆军两镇节度使,升任御营使司都统制。

同年九月,金军宗弼部南犯,韩世忠负责自圌山(今扬中西)至福山(今常熟北)的江防,以防金军自海路入侵。十一月,金军渡江占领建康,韩世忠退守江阴。十二月,宋高宗已自明州(今浙江宁波),乘船逃至昌国(今定海)。

建炎四年正月,韩世忠奉诏率部进援,到达通惠镇(今上海青浦北)时, 金军已攻至明州,韩世忠于是请求退回镇江以邀击北撤的金兵。金军攻占明州并派海船追宋高宗,被宋枢密院提领海船张公裕船队击败。二月,金帅宗弼声称“搜山检海已毕”后退兵①。三月,金兵退至镇江,韩世忠已屯兵焦山寺,并伏兵金山龙王庙,几乎擒获金帅宗弼。金帅宗弼拟从镇江渡江,遭韩世忠所率船队邀击,夫人梁氏亲自击鼓以激励宋军将士,多次击败企图渡江的金军。宗弼遂率金兵转向建康,韩世忠与金军接战,相持于黄天荡(今南京东北)达 48 日。这就是宋金战争史上著名的黄天荡之战,韩世忠利用长江

天堑以 8000 人击败 10 万金兵。后金军疏浚小河逃入长江,又乘风纵火烧韩世忠船队,韩世忠战败。五月,金军渡江退回江北。六月,南宋改御前军为神武军,韩世忠改任神武左军都统制。

绍兴二年(1132),韩世忠兼任福建、江西、荆湖宣抚副使,镇压建州

(今福建建瓯)范汝为起义,又于江西招降流寇曹成,以功升太尉。又破白面山(今湖南平江东北)刘忠起义军。同年九月,升任江南东西路宣抚使, 建司建康。绍兴三年(1133)三月,韩世忠升开府仪司三司为“使相”,改任淮南东路宣抚使,置司泗州(今江苏盱眙西北),准备协同进攻伪齐。不久,即因南宋与金议和,不准进攻伪齐,韩世忠又改任镇江、建康府、淮东宣抚使,置司镇江,负责江、淮下游防务。绍兴四年(1134),议和未成, 面临金朝和伪齐联军已渡淮南犯之势,宋高宗虽梦想求和,不得不部署防务。十月,韩世忠渡江至扬州,金齐军已南下。正当韩世忠奉诏回镇江以守长江防线之时,南宋求和使魏良臣自扬州至大仪镇(今扬州西北)西北的金军军

①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 31,建炎四年二月丙子。

中求和,韩世忠率部随后至大仪镇,击败金军南侵的先头部队,俘金将士 200

多人;追击至天长(今属安徽)东北鸦口桥,再败金军,又俘 40 多人。大仪镇之战规模虽小,但与此前宋军只进行防御战不同,这是宋军主动首次出击, 又适逢金军因雨雪不断、粮运不通而退兵,伪齐也随之退兵,韩世忠率部一直追至淮河。《宋史》称:“自建炎以来,将士未尝与金人迎敌一战,今世忠连捷以挫其锋,厥功不细”,因而被称为“中兴武功第一”,后又被列入“中兴十三处战功”之一①。次年,韩世忠以功进少保,任淮东宣抚使,置司镇江。绍兴五年,废神武军号,改设行营护军,韩世忠所部改为前护军。

绍兴六年(1136)三月,再次面对金朝、伪齐联军来犯,韩世忠改任京东、淮东宣抚处置使,置司楚州(今江苏淮安),以示兼有收复被金军占领的京东路之责。韩世忠率部围攻原京东路现属伪齐的淮阳军(今邳县西南) 达六天,在联军主力到来之际退回楚州。韩世忠以“淮阳功”,进领横海军、武宁军、安化军三镇节度使,赐“扬武翊运功臣”号。韩世忠不仅是南宋第一个领有三镇节度使衔,也是元丰五年(1082)废功臣号以后第一个重新获得“功臣”号的将领。同年九月,伪齐分道攻宋。韩世忠率军渡淮北上,挡住了伪齐东路军的攻势。

绍兴七年(金天会十五年,1137)七月,金朝主战的粘罕(完颜宗翰) 死。宋使王伦至涿州(今属河北),向主和的挞懒转达宋高宗的意向:“河南地,上国(金)既不有,与其付刘豫,易若见归”的乞和请求。同年十一月,金废伪齐。十二月,王伦回朝,向宋高宗转达挞懒的答复:“好报江南, 自今道涂(途)无壅,和议可以平达。”①

绍兴八年(金天眷元年,1138)三月,力主乞和的秦桧任宰相。同年十二月,宋金议和,南宋成为金朝属国,原伪齐辖区归还南宋。次年正月,韩世忠以宋金和议成,进少师。同年七月,金主战的右副元帅宗弼(兀术)升任都元帅,主和的挞懒(完颜昌)因倡议将原伪齐辖区归还给南宋,不久即以“谋反”罪被杀。

绍兴十年(天眷三年,1140)五月,金败盟犯宋。六月,“顺昌之战” 刘锜以少胜多击败金军主力宗弼所部,挡住了金军南下两淮的矛头。韩世忠以太保兼河南、北诸路招讨使,随后也败金军于淮阳军南,攻克海州。九月, 奸相秦桧力主乞和罢战,韩世忠遂退兵。

绍兴十一年(1141)正月,金军再次南下。二月,“柘皋之战”,杨沂中、刘锜等再次击败金军主力宗弼部。正当宋金激战之际,宋高宗、秦桧的乞和活动也在加紧进行中。四月,借赏柘皋之功,韩世忠、张俊任枢密使, 岳飞任枢密副使,而收三大将兵权。五月,“诏韩世忠听候御前委使”,实际是将韩世忠职务架空。由于韩世忠仍坚持反对向金乞和,“力陈秦桧误国”,又怕遭秦桧陷害而“力求闲退”,十月罢枢密使,以醴泉观使、奉朝请。韩世忠“自此杜门谢客,绝口不言兵,时跨驴携酒,从一二童奴游西湖以自乐, 平时将佐,罕得见其面”。十二月,岳飞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后, 韩世忠曾责问秦桧:“相公,‘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乎?”①

① 《宋史》卷 364《韩世忠传》;参见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集卷 19《十三处战功》、《韩世忠大仪之胜》。

① 《宋史》卷 371《王伦传》。

①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 140,绍兴十一年五月丁未;卷 142,十月癸巳;卷 143,十二月癸巳。

绍兴十三年(1143),韩世忠封咸安郡王。绍兴二十一年(1151)八月去世,享年 63 岁。临终前对看望他的人说:“吾以布衣百战,致位王公,赖天之灵,保首领没于家,诸君尚哀其死邪”②,对岳飞被奸相秦桧害死之事犹念念在心。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追封为蕲王;淳熙三年(1176),谥忠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