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耶律斜轸 耶律休哥 萧挞凛第一节 耶律斜轸
耶律斜轸(?—999),字韩隐,六院部人。耶律曷鲁之孙,世宗、穆宗族兄弟,景宗族叔,圣宗同族叔祖。《辽史》称其“性明敏,不事生产”①。保宁元年(969),宋兵攻北汉,以枢密使萧思温荐为西南面招讨使,节制西南面诸军。保宁八年,改南院大王②。统和初,为北院枢密使,守司徒。统和四年(986),以破女直、宋有功,加守太保。统和十七年(999),从承天太后南伐,卒于军中。
保宁十一年(979),宋以灭北汉之师,奔袭燕京。北院大王耶律奚底、统军使萧讨古和乙室王撒合往援,与宋军逆战于沙河,败退至清河北。耶律斜轸取奚底军青帜旗,佯败诱敌,取得初战的胜利。进军至京西北高梁河, 与休哥分左右翼夹击宋军,又获全胜,致使宋太宗落荒而逃。接着,辽诸军并力,“击宋余军,所杀甚众,获兵仗、器甲、符印、粮馈、货币不可胜计”
①。高梁河之战,是宋军首次大规模对辽朝的进攻,宋太宗亲临指挥。时值七
月,正是辽景宗远离南京避暑于夏捺钵之际,南京守备空虚,赖权南京留守韩德让、南京兵马都指挥使耶律学古和知三司使刘弘能安人心,捍城池;耶律斜轸与耶律休哥率军及时赴援,才得以取胜。这是斜轸与休哥军事才能的首次展现。
乾亨四年(982),圣宗冲龄即位,皇太后摄国政。“母寡子弱,族属雄强,边防未靖”②;景宗后“当朝虽久,然少姻媛助,诸皇子幼稚,内外震恐”
③;“诸王宗室二百余人拥兵握政,盈布朝廷”④;宋朝也欲乘机北伐,收复
被石晋割弃的燕云十六州。太后以寡母弱子面对虎视最高权力的宗室诸王, 势孤力单,处境艰危,形势严峻。
景宗在位 14 年,虽不曾致辽朝于鼎盛,却初步扭转了穆宗时国势不振的局面。更为可贵的是,他任用和培养了一批有为的蕃汉官僚,这是辽圣宗承自其父的最可宝贵的财富。在政权交接、局势动荡之际,这些官僚的作用就显得更为重要了。与韩德让一样,耶律斜轸、耶律休哥和萧挞凛在关键时刻, 给辽圣宗以无保留的大力支持,对圣宗统治地位的确立和政权的巩固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耶律斜轸与受顾命的韩德让一起,面对挑战,勇敢地承担起了保卫圣宗权力,维护国家稳定的重担,向太后保证说:“信任臣等,何虑之有!”①。不但保证圣宗的皇位得以巩固,而且为辽朝的全盛发挥了各自的经邦治国之
① 《辽史》卷 83《耶律斜轸传》。
② 《辽史》卷 8《景宗纪》上载:保宁八年,以西南面招讨使耶律斜轸为北院大王。则本传所载保宁元年节制西南面诸军即为西南面招讨使之职。《景宗纪》保宁八年载斜轸为“北院大王”,误。当以本传和《景宗纪》乾亨元年所载为准。
① 《辽史》卷 8《景宗纪》下。
② 《辽史》卷 71《景宗睿智皇后萧氏传》。
③ 《契丹国志·耶律隆运传》。
④ 《契丹国志·耶律隆运传》。
① 《辽史》卷 71《景宗睿智皇后萧氏传》。
才。
耶律斜轸以北院枢密使参决大政,除维护圣宗的地位外,也充分发挥契丹人能征善战的军事才能,保卫辽朝安全。在高梁河之战后,斜轸又参加了辽宋间的第二次大战——燕云之战。
统和四年(986),宋朝三路大军北上伐辽,承天太后亲自率师援救南京, 以斜轸为山西路兵马都统,迎击潘美、杨继业的西路军。宋军乘辽方无备, 已“陷山西诸郡,各以兵守”②,斜轸先击败宋将贺令图,进围蔚州。一面射书城中招降,一面令都监耶律题子设伏险处,配合围城打援,一举攻取蔚州。又败宋军于飞狐、浑源,并于狼牙村俘获宋将杨继业。与此同时,承天太后与耶律休哥等在东路也战胜了宋军,为辽宋对峙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宋两次北伐失利后,放弃了以武力收复燕云的方针,对辽改为守势。但辽朝却开始不断南下,以期将疆域推进到黄河以北,至少要收回被后周攻占的瀛、莫二州。于是辽圣宗在巩固了帝位之后,自统和十七年开始,又大举对宋用兵。耶律斜轸也于是年卒于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