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师事三先生到从学李延平

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朱熹出生在南剑州尤溪县,在社会动荡不安中渡过他的青少年时代。14 岁以前,接受传统的儒家教育。早年读《四书》是很辛苦的。但他在读书中找到兴味,说读书要有一种沉潜的功夫,要专一, 读到不忍舍处,方是见得真味。少年的朱熹,在读儒家经籍中,立下成“圣人”之志,说:“某十数岁时读《孟子》言‘圣人与我同类者’,喜不可言! 以为圣人亦易做。”①后来他在训门人中,要他的弟子为学须立志,涵养气质, 就事上、在日用间理会出道理。这也是他早年读书的经验和体会。

朱熹 10 岁前所受的是启蒙教育,11 岁“受学于家庭”②,从父亲朱松学。这一年朱松罢官来建阳寓居,也有了空闲教育自己的儿子。朱松师从罗从彦, 罗从彦为杨时的学生。杨时受学于理学创立者程颐。朱松早年拜见程颐,学

《周易程氏传》。朱熹自幼在这样的家学的氛围中成长起来,受到理学的熏陶。《朱子行状》说:

自韦斋先生得中原文献之传,闻河洛之学,推明圣贤遗意,日诵《大学》、《中庸》,以用力于致知诚意之地。先生早岁已知其说,而心好之。

朱熹 14 岁,父亲辞世。受父命从学于胡宪(字原仲,籍溪先生)、刘子翚(字

彦冲,屏山先生)及刘勉之(字致中,白水先生)。三先生都与理学有着不同的渊源关系;但三先生所传又都夹杂着释老之学。二刘过世后,朱熹独事胡籍溪。另外,有几个僧人如道谦等,对朱熹的影响也相当大。在李侗(延平先生)前,朱熹所学相当博杂,出入佛老。他自己说:“某旧时,亦要无所不学,禅、道、文章、《楚辞》、诗、兵法,事事要学。”①朱子青少年时所学博杂,不仅要看到其负面的作用,也应看到,理学的完备,需要一个广阔的知识基础。融会释老儒是理学发展的需要。

朱熹 18 岁,建州乡贡高中。次年,礼部试,赐同进士出身。22 岁,入

① 《朱子语类》卷 104《自论为学工夫》。

② 王懋竑:《朱子年谱》卷之 1 上。

都铨试,授迪功郎、泉州同安主簿。绍兴二十三年(1153),赴同安任,途中拜见李侗。李侗强调“默坐澄心,体认天理”。但初次相见,李侗强调儒佛区别的观点,没有被朱熹接受。绍兴二十六年,秩满。二十八年,差监潭州南岳庙。

绍兴二十八年正月,朱熹徒步走了一百多里,再次见李侗。绍兴三十年冬,朱熹又一次见李侗。绍兴三十二年,迎谒李侗于建安。数见李侗,经过指点与自己的探索,朱熹终于体会出李侗思想的意义,从而完成“逃禅归儒” 的转变。朱熹说:“某少时未有知,亦曾学禅,只李先生极言其不是。后来考究,却是这边味长。这边长得一寸,那边便缩了一寸。”②李侗称赞朱熹“进学甚力,乐善畏义,吾党鲜有”③。朱熹因李侗而得二程理学的正传,而二程理学也因朱熹的发展而臻于完备。

朱熹中举后,在同安任内主县学,开始了讲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