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面镜成像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指出:“阳燧照物皆倒,中间有碍故也。⋯⋯阳燧面洼,以一指迫而照之则正,渐远则无所见,过此遂倒。⋯⋯阳燧面洼, 向日照之,光皆聚向内。离镜一二寸,光聚为一点,大如麻菽,著物则火发。”

①这里,沈括认为凹面镜(“阳燧”)成像为倒像,是因凹面镜具有焦点(“碍”)

① 《梦溪笔谈·补笔谈》。

① 《梦溪笔谈》卷 3“辩证一”。

② 《梦溪笔谈》卷 7“象数一”。

① 《梦溪笔谈》卷 3“辩证一”。

的缘故。他从实验结果总结了凹面镜的成像规律及其与焦点的位置关系:手指从镜面处向外移,起初得到的是正立的(虚)像;手指将近焦点时,镜中看不到像了(即此时成像在无穷远处);手指再远移,则生成倒立的(实)像。他在日光下进行的实验,凹面镜反射的光会聚在离镜面一二寸的地方,焦点很小。这说明当时磨制镜面的技术已相当高超,镜面的反射性能很好。沈括还指出:“古人铸鉴,鉴大则平,鉴小则凸。凡鉴洼则照人面大,

凸则照人面小,小鉴不能全观人面,故令微凸,收人面令小,则鉴虽小而能全纳人面。仍复量鉴之小大,增损高下,常令人面与鉴大小相若,此工之巧智。后人不能造,比得古鉴,皆刮磨令平,此师旷所以伤知音也。”②凸面镜成像为正立缩小的虚像。古人制镜时,大镜铸得平一些,小镜铸得凸一些。凹面镜照出人脸会稍大一些,凸面镜照出人脸稍小些。小的镜子要照出人的整个脸。必须造得稍微凸一些。因此造镜时,必须反复测量镜的大小来决定增减镜面的曲率,以便使照出的人脸与镜的大小相称。沈括的分析是完全正确的。

五代南唐谭峭在《化书》中,对物体经面镜或透镜反射或折射后成像现象的论述,也是很精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