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下乏术

② 《资治通鉴》卷 275,天成元年四月、五月。

③ 《资治通鉴》卷 276,天成四年九月。

④ 《旧五代史》卷 146《食货志》。

⑤ 《旧五代史》卷 41《唐明宗纪》七。

① 《旧五代史》卷 146《食货志》。

② 《旧五代史》卷 41《唐明宗纪》七。

③ 《旧五代史》卷 43《唐明宗纪》九。

④ 孙光宪:《北梦琐言》卷 18。

⑤ 《旧五代史》卷 39《唐明宗纪》五。

李嗣源即位时已年届六十,在位七年余,采取的改革措施尽管有限,但也收到一定的效果。司马光评价说:“在位年谷屡丰,兵革罕用,校于五代, 粗为小康。”①

但是,李嗣源在控制宰辅方面显得无能乏术,或听任跋扈,或一杀了之, 既软弱又粗暴,这与他目不识书缺乏文化素养有关。枢密使安重诲是他的“佐命功臣”,恃功矜宠,专权自恣,擅杀无意中冲了他前导的殿直马延,还要李嗣源“降敕处分”,李嗣源“不得已而从之,由是御史、谏官无敢言者”②。宰相任圜“简拔贤俊,杜绝侥幸,期年之间,府库充实,军民皆足,朝纲粗立”。但与安重诲政见不合,议政往往意气用事,互相呵骂,旁若无人。连宫人都说:“妾在长安宫中,未尝见宰相、枢密奏事,敢如是者,盖轻大家

(皇帝)耳!”③后来,安重诲诬任圜谋反,矫诏杀之,李嗣源竟“皆不能诘也”④。此后他听信谗言,以安重诲有异志而杀之。安、任二人在他统治期间, 可算是尽忠职守的名臣,结果相继身死,奸佞得势,国势每况愈下。

李嗣源在认定继承人方面也表现得优柔寡断。他的长子从璟为李存勗所杀。次子从荣被封为秦王,任为河南尹,兼判六军诸卫事,后又加封天下兵马大元帅,表明他打算以从荣为继承人,可是又不明确立为太子,造成大臣观望,从荣不安,因而酿成悲剧:长兴四年(933)十一月,李嗣源病重,秦王李从荣恐不得为嗣,率牙兵千人列阵天津桥,准备入宫继位。结果为朱弘昭等所率骑兵击溃,从荣逃至府第被杀。李嗣源“闻从荣已死,悲咽几堕于榻,绝而苏者再”①。后征天雄节度使宋王李从厚入宫侍疾。六天后病重不治,终年 68 岁。宋王李从厚继位,是为闵帝。

① 《资治通鉴》卷 278,长兴四年十一月。

② 《新五代史》卷 24《安重诲传》。

③ 《资治通鉴》卷 275,天成元年五月,天成二年五月。

④ 《新五代史》卷 24《安重诲传》。

① 《新五代史》卷 15《秦王(李)从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