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刘旻盘踞河东

刘旻(895—954),原名崇。沙陀部人。后汉高祖刘知远之弟。他颇有仪表,长得一部好胡子。年轻时嗜酒好赌,品行无赖,20 岁左右应募入河东军。后唐长兴年间(930—933),升迁为虢州(今河南灵宝)军校。后晋时, 刘知远任河东节度使,就以刘旻为河东步军都指挥使。一年后,任为麟州(今陕西神木北)刺史。不久,任河东马步军都指挥使兼三城巡检使,并遥领泗州(今安徽泗县东南)防御使。

后晋开运三年(946),契丹灭后晋,刘知远在河东起兵称帝,刘旻被任命为特进、检校太尉、行太原尹。这年五月,刘知远率部南下,驱契丹,取大梁(今河南开封),就以刘旻为北京(即太原)留守,镇守河东地区。不久,又加同平章事以示荣宠。

乾祐元年(948)二月,刘知远病死,隐帝刘承祐继位,大权旁落郭威等人手中。刘旻尽管先被加官检校太师、兼侍中,次年又加官兼中书令,然而他与郭威之间的矛盾日益发展。他采纳判官郑珙的意见,断绝向汴京上供征赋,并且“招募亡命,缮完兵甲,为自全之计。朝廷命令,多不禀行,征敛一方,略无虚日,人甚苦之”①。

乾祐三年(950)十一月,隐帝遇害。郭威先以监国名义控制局面,派冯道等前往徐州(今属江苏)去迎刘旻之子刘旻到汴京继位。“当是时,人皆

① 《新五代史》卷 65《南汉世家·刘传》。

② 《新五代史》卷 65《南汉世家·刘陟传》。

③ 《旧五代史》卷 135《刘陟传》。

① 《旧五代史》卷 135《刘崇传》。

知太祖(郭威)非实意也,旻独喜曰:‘吾儿为帝矣,何患!’乃罢兵,遣人至京师”①。不久,郭威称帝,刘旻被害,刘旻才幡然悔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