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了翁
魏了翁(1178—1237),字华父,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庆元五年
(1199)中进士第三名,授剑南西川节度(驻成都,今属四川)判官厅公事。嘉泰二年(1202)召为国子监的国子正,次年改任国子监武学博士。开禧元年(1205)召试学士院,改任秘书省正字,次年升秘书省校书郎,以亲老为辞而出任嘉定(今乐山)知府。同年末,在赴任途中到达江陵(今属湖北) 时,四川宣抚副使吴曦叛宋降金,魏了翁因而未能到任。次年二月李好义等杀吴曦后,魏了翁在继续赴任途中于广安(今属四川)收到免职之命,遂奉双亲回蒲江故里。同年末,奸臣史弥远秘密杀害权臣韩侂胄后,理学人士刘爚建议史弥远崇奉理学、起用名人以改善其丑陋形象。“朝廷收召诸贤”, 理学家魏了翁也在收召之列。嘉定元年(1208)十月,“会史弥远入相专国事,(魏)了翁察其所为,力辞召命”①,魏了翁从一开始就觉察到奸相史弥远“收召诸贤”的用意,因而“三辞聘召”以“迁延岁月”②。不久父亲去世, 魏了翁解官守丧,遂于州西白鹤冈下建成鹤山书院,著书立说,授徒传道, 宣扬理学。起复,任汉州(今四川广汉)知州,免欠税以减轻人民负担,但因桥毁伤人命而降授宫观闲差,数月后又起任眉州(今眉山)知州。嘉定四年,升任潼川府(今三台)路提点刑狱公事(监司);嘉定八年,兼本路提举常平,后又改兼转运判官。作为理学家的魏了翁见到南宋理学家朱熹、张栻均已赐谥,次年春遂以周敦颐曾任本路合州(今重庆合川)的官职为由, 奏请为周敦颐赐谥,同时也为程颢、程颐请谥。在魏了翁的一再奏请下,直到嘉定十三年,朝廷才特赐周敦颐谥元、程颢谥纯、程颐谥正,魏了翁遂进一步为张载请谥,并请将四人从祀孔庙,朝廷虽随后又特赐张载谥明,但未同意将四人从祀于孔庙①。尽管如此,将不符合通常赐谥规定的四个理学创始人特赐谥号,仍极大地提高了理学派声望,并为以后理学独尊地位的取得奠定了基础。
嘉定九年,魏了翁一度以路级监司官代理本路的遂宁(今属四川)知府, 嘉定十一年春,改任泸州(今属四川)知州、兼主管潼川府路安抚司公事(帅司)。母死守丧,起复后任潼川知府。
嘉定十五年,魏了翁被召回朝,史弥远企图将已是著名理学家的魏了翁收为己用,虽遭到拒绝,但仍不断升迁其官职,魏了翁初任兵部郎中,后改任司封郎中兼国史院编修。次年,升太常少卿。嘉定十七年,升秘书监,又改起居舍人。同年秋,宁宗死,奸相史弥远废原皇位继承人赵竑,而扶植宗室赵贵诚即位(理宗,改名昀)。魏了翁感到“时势忽异”,因而“积忧成疾,三疏请闲(宫观)”,不但未被同意,反而升为起居郎,他又上疏请求罢官领宫观闲差,仍未被同意。宝庆元年(1225)正月,原皇位继承人济王赵竑被史弥远迫害致死后,引起以魏了翁、真德秀为首的正直人士的不满, 魏了翁为因此而贬窜的官员送行,又被认为是“首倡异论”。魏了翁继续以
① 《宋史》卷 437《魏了翁传》。
② 《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 41《鹤山书院始末》。
① 《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 15《奏乞为周濂溪赐谥》、《奏乞早定周程三先生谥议》,卷 42《简州四先生祠堂记》等。
病告假,并请领宫观闲差,前后达五次之多。史弥远为了拉拢魏了翁,反而于九月升魏了翁为权工部侍郎,他在再次请祠后,理宗诏令不准再有呈请, 才于十月初到部任职,随后又推荐他人自代。史弥远认为魏了翁始终不为自己所用,才于同年十一月以“欺世盗名,朋邪谤国”①,而处以降三官,靖州
(今属湖南)居住,魏了翁遂于贬所靖州建鹤山书院,湖湘、江浙学子不远千里前来求学。
绍定四年(1213),魏了翁恢复原官衔领宫观闲差。次年五月,任为遂宁知府,魏了翁辞不受命。八月,改任泸州知州、潼川府路安抚使,于是修军备、兴学校,百废俱兴。
绍定六年十月上旬,南宋依照与蒙古的联合灭金协议,出兵与蒙古军围攻金临时都城蔡州(今河南汝南)。同月下旬,奸相史弥远死,宋理宗开始亲政,史弥远的亲信郑清之此前已升任宰相。端平元年(金天兴三年,蒙古窝阔台汗六年,1234)正月,南宋、蒙古联军攻占蔡州,金亡。蒙古违背灭金后归还河南的原协议,只愿将陈州(今淮阳)、蔡州以南地区归宋,宋军在同意新协议后退兵。但宋理宗与郑清之等却想乘蒙古退兵之际,出兵占领河南以建不世奇功。南宋军队于同年六月占领故都开封、七月又占领原西京洛阳,但在蒙古军的反击下,宋军迅速溃退,这次草率行动,为蒙古军南下留下了借口。
宋理宗、郑清之为了改善形象,不仅贬逐史弥远的一些爪牙,还加紧推行崇奉理学,召用著名理学家真德秀、魏了翁等。端平二年十一月,魏了翁升任同签书枢密院事、督视京湖军马;次月,一介“书生未闲(娴)军旅之事”的魏了翁,又兼领督视江淮军马①,担负起长江中下游全面抗击蒙古军的重任,“朝论大骇,以为不可”,魏了翁虽然也一再推辞新命,但仍不得不勉强赴任。其实,这只是郑清之等“始谋假(借)此命以出(魏)了翁”。当宋理宗在魏了翁的请求下,赋予“便宜”处置军政事务的大权之后,郑清之等“复以建督(督视府)为非”,而且魏了翁的“奏陈动相牵制”②,根本不能有所作为。
端平三年二月,魏了翁被免去督视职务,而以签书枢密院事回朝。同年四月,魏了翁乞求解职归田里,被任命为潭州(今湖南长沙)知州、湖南安抚使。在魏了翁力辞后,改为提举宫观闲差,但同年十一月即被重新起用为绍兴(今属浙江)知府、浙东安抚使。嘉熙元年(1237)正月,改任福州(今属福建)知州兼福建安抚使。魏了翁一再请求致仕,同年三月死后十日,致仕诏书才颁下。谥文靖,累赠至太师、秦国公③。世称鹤山先生,有《鹤山先生大全文集》等多种著作传世。
魏了翁虽与朱熹弟子无师承关系,却是很有成就的理学家,与真德秀齐名,对于理学思想的传播起过重要作用。魏了翁自己也称与真德秀“同生于淳熙,同举(进士)于庆元,自宝庆讫端平出处又相似,然而志同气合,则
① 《宋史》卷 437《魏了翁传》。
① 《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 26《辞免兼领督江淮军马奏状》。
② 《宋史》卷 437《魏了翁传》。
③ 《宋史·魏了翁传》作赠太师,而《理宗纪》二作赠少师,两者或有一误,但已不详,故此处作“累赠至太师”。又《宋会要辑稿》礼 58 之 100 作“参知政事魏了翁谥文靖”,可能是误载,录以备考。
海内寡二”①。魏了翁当时的声望虽稍逊于真德秀,但后人认为他的学术成就高于真德秀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