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惠宗梁太后

惠宗梁太后(?—1085),夏毅宗谅祚后梁氏。本为没藏讹庞之儿媳, 后与谅祚私通,生秉常。奲都五年(1061)五月,谅祚亲政,迎梁氏入宫, 立为后。又任其弟梁乙埋为家相。谅祚只活了 21 岁。乾道元年(1068)正月,

秉常继位,时年 8 岁,尊母为恭肃章宪皇太后,垂帘摄政。以国舅梁乙埋任国相,委以朝政。乙埋与掌兵权的都罗马尾和梁太后幸臣罔萌讹三人擅权, 擢其亲信担任要职,排除异己。都统军嵬名浪遇为元昊之弟,善用兵,又熟习边事,毅宗时曾掌政。其时,因不迎合梁氏母党集团行事,被罢官,徙往外地。

梁太后摄政后,一改毅宗时期实行的“汉礼”,乾道二年(1069)七月, 梁太后以秉常的名义给宋朝上表,请求准于在夏恢复“蕃仪”。大安二年

(1076),秉常亲政,六年(1080)一月,秉常在皇族支持下,又下令取消“蕃仪”,恢复“汉礼”,由于朝政大权仍操在梁太后为首的母党集团手中, 所以未能实行。七年三月,夏将李清向秉常建议,以将黄河以南夏境的荒地划归宋朝为条件,与宋朝结好,以便借助宋朝力量削弱梁氏母党势力。此事被梁太后得知,便召幸臣罔萌讹密谋,诱杀李清,囚禁秉常于兴庆府外。秉常被囚禁的消息传出后,秉常皇族亲党和一些部族首领固守堡寨要路,与母党对抗。五月,夏保泰统军禹藏花麻以秉常失位,请宋朝发兵征讨,并愿作内应。宋朝立即调遣近 50 万大军,于六月间出动,兵分熙河、鄜延、环庆、泾原、河东五路进攻夏。梁太后慌忙点集各监军司兵,委大将梁永能总领抵御。宋军五路攻入夏国,连连得胜,夏军节节败退。梁太后束手无策,向群臣问计。一老将说:“不须拒之,但坚壁清野,纵其深入,聚劲兵兴、灵, 而以轻骑抄其馈运,诸军无食,可不战困也。”①梁太后采纳老将的意见,尽调十二监军司 10 余万精兵,驻防兴庆府等要冲,坚守城堡,不断遣精骑袭击

宋军馈运,断其粮道。宋军刘昌祚部围灵州 18 天不能破,粮饷不继。当宋军兵士处于饥寒交迫之时,梁太后令决七级渠水灌宋营,兵士被溺而死者无数, 宋军溃败而逃。其他各路宋军也因粮草断绝,先后溃败。

梁太后摄政时期,在梁乙埋的支持下,一贯奉行穷兵黩武的战争政策。从乾道元年(1068)到大安十一年(1085)梁乙埋死止的 17 年中,梁氏兄妹

对宋朝的进攻达 40 余次,平均每年都有二三次。较大规模的战争,如天赐礼

盛国庆元年(1070)八月,梁氏兄妹点集国内 70 岁以下,15 岁以上号称 30 万,“赍百日粮,攻沿边五路”②,大举进攻宋朝大顺城,大军屯驻榆林,距庆州 40 余里,游骑直至庆州城下,造成宋朝“陕右大震”的局面。大安二年

(1076)正月,秉常亲政,仅仅五年之后,大安七年(1081)又被囚禁,梁

① 《西夏书事》卷 25。

② 《西夏书事》卷 22。

太后重又摄政。八年三月,梁太后又点集“河内、西凉府、罗庞岭及甘、肃、瓜、沙州民,十人发九,齐赴兴州,议大举”①。令都统军嵬名妹精嵬、副统军讹勃遇领兵数万进攻环庆,抄掠淮安镇,被宋朝守将张守约合诸路兵掩击, 夏将败死。同年七月,为雪淮安之耻,梁太后又点集十二监军司兵及“诸州僧道,会于铁牟、天都二山没烟峡、葫芦河诸处,各赍五月粮入寇”②,大举进攻镇戎军,此战获胜。八月,进攻宋麟州,围神木堡,杀宋巡检使高素。九月,梁太后又遣统军叶悖麻率铁鹞军攻破宋朝新筑永乐城,杀给事中徐禧, 耀兵于米脂城下,三日而还。

梁太后囚禁秉常,又与宋朝连年作战,使宋朝对夏的“岁赐”与和市两绝。财用困乏,物价暴涨,民不聊生。梁太后专权引起国人的不满。大安九年(1083)六月,梁太后与梁乙埋商议,只好又让秉常复位,以缓和矛盾。但秉常复位,朝政大权仍然控制在梁氏兄妹手中。梁太后一方面遣使向宋朝称臣纳贡,以便重新得到宋朝的“岁赐”;一方面又以索还夏旧有疆土为理由,继续对宋朝边地进攻和抄掠。大安十一年(1085)二月,梁乙埋死。在梁太后的支持下,梁乙埋的儿子梁乙逋担任国相,继续主政。同年十月,梁太后病死。太后体弱多病,嗜好服药,晚年始得孙乾顺,十分钟爱,常亲自抚育照料。临终时嘱咐秉常:“世受朝廷封爵,恩礼备隆。今虽边事未已, 属纩之后,急宜奉遗以进,示不忘恭顺之义,虽瞑目无憾。”③梁太后死后, 秉常谨遵母训,遣使到宋朝告哀,宋朝也遣使臣到夏吊慰、祭奠。

① 《西夏书事》卷 26。

② 《西夏书事》卷 26。

③ 《西夏书事》卷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