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李心传推迹兴废,有志修史
李心传(1166—1243),字微之,一字伯微,号秀岩,隆州井研(今属四川)人。
父李舜臣,字子思,8 岁能属文。“少长通古今,推迹兴废,洞见根本, 慨然有志于天下”。绍兴末,著作《江东胜后之鉴》10 篇,不仅体现他的史识,也反映了“恢复之志”。治《易》颇有心得,以所著《本传》33 篇为朱熹称道。①李心传出生的那一年,即乾道二年(1166),李舜臣中进士,在对策中“论金人世仇,无可和之义”。因此得罪了考官,绌下第,调安仁县主簿。后知德兴县,尚风化,常诣县学讲学,邑人皆称“蜀先生”。李心传受到父亲很深影响,十四五岁时,就立下修史之志,后来他回忆说:
心传年十四五时,侍先君子官行都,颇得窃窥玉牒所藏金匮石室之秘,退而过庭,则获剽闻名卿士大夫之议论。每念渡江以来,记载未备,使明君、良臣、名儒、猛将之行事,犹
</PGN1872.TXT/PGN>郁而未彰。至于七十年间,兵戎财赋之源流,礼乐制度之因革,有司之传习,往往失坠,甚可惜也。①50000528_1873_0
李心传少年的经历和见闻,为他日后修史提供了条件。而关心天下,辑录文
献掌故为他修史准备了资料,诸多方面使李心传成为“有史才,通故实”②
的学者。
庆元二年(1196),弟弟李道传中进士,而李心传在科场上却不得意, 早一年,他也荐于乡,然未中,“于是绝不复应举,闭户著书”。嘉泰二年
(1202),写成《建炎以来朝野要记甲集》20 卷。嘉定元年(1208),时年43 岁,进《高宗要录》(即《建炎以来系年要录》)200 卷(原书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出)。嘉定九年,《建炎以来朝野要记乙集》20 卷成书。另外,有《旧闻证误》15 卷(原书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出,仅 4 卷)。绍定四年(1231),他因崔与之、许奕、魏了翁等人的推荐, 入史馆,为史馆校勘,赐进士出身,专修《中兴四朝帝纪》,“甫成其三, 因言者罢,添差通判成都府”。端平元年(1234)迁著作佐郎,诏无入议幕, 许辟置局,踵修《十三朝会要》,端平三年(1236)成书,召为工部侍郎。嘉熙二年(1238),迁秘书少监,国史馆修撰,修《实录》。次年,《中兴四朝帝纪》成书,因与丞相史嵩之不合,出官,奉祠居湖州。淳祐三年(1243) 病卒,终年 78 岁。
在此期间,李心传完成另一些学术著作,重要的有:52 岁时写的《丁丑三礼辨》23 卷;56 岁时著的《西陲泰定录》,“通为九十卷,仍用太史公表例,并记国家大政令,边防大节目”;60 岁时著的《道命录》,“载程子、朱子进退始末”,“参取百四十年间兴废之故,萃为一书”。还有《丙子易学编》、《诵诗训》、《春秋考义》、《读史考》等。